铜陵正式取消“二元户籍”
全市人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不再按“农业”和“非农”划分
今天上午,铜陵发放安徽省第一张居住证。该市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全市户籍人口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此举在我省尚属首次,这意味着延续了50多年的二元户籍将逐渐消解。
形成于1955年的现行户籍制度,是按“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划分管理的二元户籍管理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其弊端开始显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铜陵的户籍制度改革顺势而行。至去年末,该市总人口为74.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8万人,非农业人口43.21万人。
“推进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改革是关键。”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说。为此,铜陵相继出台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和一元化户口登记、就业、养老、教育、医疗、住房等相关10多个子方案并组织实施。
在实行一元化户籍登记管理方面,铜陵建立户口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统一的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对全市户籍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二元化户口性质的划分,凡是具有铜陵市户籍的人员,统称为“铜陵市居民户口”,“非农业家庭户”和“农业家庭户”变更为“居民家庭户”,在就业、教育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公安机关不再出具户口性质证明。
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彻底破除城乡居民身份差异,实现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按照计划,铜陵将于明年全面建立全域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届时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宫礼、向前、夏丽霞)
>>>解读
身份转变城乡居民待遇平等
铜陵出台十余项配套政策,解决百姓“后顾之忧”
从本月开始,作为我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铜陵,开始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将如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开始以后,将对铜陵原先的30万农民产生怎样的影响?昨天,记者赶赴铜陵进行了采访。
破除城乡居民身份差异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分割的户口管理二元结构,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的突破口。从2008年被确定为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铜陵一直在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而今年,铜陵市进一步加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力度。
据介绍,铜陵此次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彻底破除城乡居民身份差异,建立铜陵全域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制度。
从本月至12月,铜陵市将通过多种方式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开展“农业劳动者”身份确认工作,从明年1月至3月,铜陵市公安部门将完成户口相关标注工作。届时,凡是铜陵市户籍人口,将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二元化户口性质的划分,统称为“铜陵市居民户口”。与此同时,铜陵市公安机关也将停止办理关于户口性质变更的审批事项。
配套政策解“后顾之忧”
从身份上来说,“农民”转“居民”并不难,难的是背后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之变”。
铜陵市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10多个方面的配套政策,形成系统的制度体系。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办公室还特意编制了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改革100问,向市民发放,让他们更清楚地了解户籍制度改革的各项配套政策。
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员介绍,正是有上述10多个方面的配套政策作为保障,以后铜陵市将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衡配置,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铜陵市将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平等,国民待遇上一致,实现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让农民“有尊严地”进城
众所周知,与以往的“农村户口”对应的,是宅基地、林权、承包地等土地权益。对于铜陵此次户籍制度改革,有人担心农民权利会受到侵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铜陵市此次户籍改革过程中,采取的是户改人员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的弹性退出机制,以合理的过渡期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让农民有尊严地进城。
据了解,在此次户籍制度改革中,户改人员可以保留宅基地、承包地、林地,在自愿的基础上也可以全部或部分退出宅基地、承包地、林地。农村户改人员自愿退出宅基地、承包地、林地的,可以得到补偿。对于补偿的标准以及方式,铜陵市也做了详细的规定。
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办公室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弹性退出机制是为了实事求是地考虑到农民的土地权益,在社会福利和保障配套实施到位之前,给农村户改人员一定的“缓冲期”,从而确保城乡居民身份的平稳过渡。(向前、宫礼)
>>>问答
问:流动人口如何办理铜陵户口?
答:(一)在铜陵就业并获得县(区)级以上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准予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登记为铜陵居民户口。
(二)在铜陵市辖区有合法稳定职业满1年,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1年以上的人员,准予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登记为铜陵居民户口。(三)在铜陵建制镇有合法稳定职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准予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登记为铜陵居民户口。
问:农村户改人员是参加新农合,还是参加其他医疗保险?
答: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参加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问:现行农村的公共卫生优惠政策,户改后是否取消?
答:继续保留。今后国家新增加对农村的公共卫生优惠政策也继续享受。
问:户改人员仍保留宅基地和承包土地且年满16周岁以上的人员,如何参加养老保险?
答:(一)在用人单位工作的,由用人单位为其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无用人单位的,可自愿从户改之月起,在户籍所在地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不得往前补缴;也可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其参保登记及缴费按铜陵现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规定执行。
问: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改革对铜陵计划生育政策有什么影响?
答:按《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或农村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可以申请再生育。户籍制度改革后,对未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的铜陵原农业户口居民,继续享受农村居民计划生育政策;对已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的,按规定将给予三年的政策过渡期,过渡期内,农村夫妻原享受的计划生育各项生育政策和奖励扶助政策保持不变。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