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大部门体制改革

访问次数: 2153                        发布时间:2012-01-08

[字体: ]

申请项目描述

 

    广东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要求,出台了《关于深圳等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意见》(粤办发〔200913号),明确要求佛山市顺德区要率先全面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系统推进各领域的体制改革,要因地制宜设置党政机构,实施大部门体制改革。顺德区根据中央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部署进行了新一轮全方位、宽幅度、深层次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力度之大、创新之多、效果之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成为广东解放思想活动的丰硕成果之一。

一、改革和创新的基本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编办全程参与了改革方案设计、推进实施及相关问题的协调解决。办领导多次到顺德调研和指导改革,并派出业务骨干全程参与改革。2009914,广东省编委批复了《佛山市顺德区党政机构改革方案》,15日上午,顺德召开党政联席扩大会议,正式启动顺德区大部门体制改革,年底,改革基本到位。经过2010年的磨合和完善,改革的综合效应逐步呈现。主要内容有:

    (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大力简政放权。按照“对内放宽、对外放开、对下放权”的原则,实行政府职能“双转移”。一是“上”对“下”放权,实行纵向政府职能转变。顺德被赋予除少数特殊领域外的其他所有地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二是“内”对“外”简政,实行横向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加大向市场、社会和基层自治组织转移职能力度,同时加强政社合作。如将区和街道的服务向村居延伸,推进公共服务职能下沉,加快培育社会组织,实现政府治理和基层自治的良性互动和有效衔接。三是“条”与“块”理顺,完善政府功能。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外,省、市在顺德区的工商、地税、质监等垂直管理机构均调整为属地管理。

    (二)以优化组织结构为重点,推行大部门体制。在职能、部门、内设机构和人员上实行“同类项合并”。一是厘清各部门中相同、相近和相关的职能,进而进行调整、合并和重组;二是整合党政工作部门,由原来41个部门整合为16个,实行党政副职兼任大部门首长;三是组建大科室,将原来各部门文秘、综合、纪检监察、党务、执法等内设机构进行合并,较好地解决了机构合并后内外“两张皮”、貌合神离等问题。

    (三)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着力点,建立科学的行政运行架构。创新决策机制,上移决策权。成立党、政、人大、政协“四位一体”的区联席会议,负责全局性重大决策,组建区委决策咨询和政策研究委员会,强化决策的民意咨询和专家论证,反映民意和吸纳民智,辅助区联席会议决策。创新执行机制,集中或下移执行权。区联席会议作出决策以后,由各大部门集中统一执行,同时将执行权尽可能下放(镇)街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行使。创新监督体制,外移监督权。首先,对政务监察和审计职能进行整合,由新组建的区纪委(政务监察和审计局)负责对区党务、政务工作进行纪律和绩效监督;其次,区纪委在每个大部门都派驻监察员或监察组,对各个部门的决策和执行过程实行独立的全程化监督;再次,强化人大、政协、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健全以党政领导、大部门首长为重点对象的行政问责制。

    (四)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出发点,努力打造公共服务“超市”。推行“一站式”服务,大力整合行政资源,推进公共服务实现从多头服务向集中服务转变。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推动实行“窗口”集中受理,一个“窗口”可受理多项行政许可。建设“电子窗口”,尽可能减少企业和市民的往来次数。同时健全“窗口”机构办事制度,推进“窗口”服务整体升级。

    (五)以推动科学发展为落脚点,着眼全局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在改革中,顺德区注意把行政体制改革与各项改革加以统筹,系统谋划,协同推进。系统推进了简政强镇事权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保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系统完整性,实现行政综合改革的预期目标,有效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显著成效

    (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改革后,顺德区2009年、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711.931935.6亿元,同比增长14.1%13%;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保持迅猛增长势头。与此同时,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医疗卫生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加强。

    (二)行政运行机制更加顺畅。在决策层面,解决了以往党政重复决策、信息不对称、效率低下等问题。在执行层面,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很好地适应了顺德区城市人口不断扩张、社会事务越来越复杂的形势,有效提高了社会工作合力和执行力。

    (三)行政效能和服务效率大大提高。如该区现在房地产租赁审批从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宅基地审批从24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环保局办结一宗投诉从一个月以上减少到几天。企业和群众对此普遍感到满意和欢迎,纷纷称赞这次改革见到了实效,真正方便了群众。

    (四)形成了良好的联动效应。顺德区改革的意义和价值不仅限于一场体制机制等外在制度形态的大胆革新,还是对人们思想观念的一次全新洗礼。干部群众对改革的认识从“为什么要改革”的消极思维模式转到“为什么不能改革”这个积极思维模式上来,形成了“变不可能为可能”的思想氛围。改革的成功也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目前,改革的良性效应还在进一步发酵和放大。顺德的改革也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多次进行跟踪报道,对顺德改革作出了“石破天惊”、“改革力度最大、模式最新”、“更具有复制性和普遍意义”等评价。

    三、经验和启示

这次改革是广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战略决策的阶段性成果,是广东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重要结晶。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各方面的肯定充分验证了改革是符合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是顺应广大干部群众的现实愿望和需要的。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中央领导同志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多次到广东视察,对我省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副主席、李克强副总理对广东的改革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鼓励。国务委员马凯同志专程到广东开展专题调研。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亲自谋划改革工作,多次深入调研,听取汇报和实地指导,亲自审定改革方案,自始至终全力支持、关注和推动。黄华华省长多次作出指示。肖志恒副省长具体组织实施改革工作。顺德区主要负责同志和班子成员认识统一,执行有力,使改革得以顺利推进。

(二)系统筹划,配套推进,是改革顺利开展的基础。顺德改革立足顺德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突出问题,做到大范围调研,小范围决策,长时间酝酿,快节奏实施。同时,系统推进了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保障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系统完整性。

    (三)上下联动,各方协同,是改革高效顺畅的保证。中央、省、市(区)多级联动,凝聚了强烈的改革共识,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中央编办多次到顺德调研,听取汇报,悉心指导方案的起草,国务院法制办也对改革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广东省委、省政府及时制定出台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指导意见,以“简政扩权增财力,服务发展转职能”为导向,配套推进改革。省直有关部门和垂直管理部门也从大局出发,大力支持改革。佛山市、顺德区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切实推动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

    (四)以人为本,兼顾各方,是改革平稳推进的保障。改革中顺德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和兼顾各方利益,制定完善周密的干部安排配套方案,确保“编制不突破、人员不降级、转岗不下岗”,保持了干部队伍思想稳定,实现了较为平稳的磨合和过渡。

    (五)果断推进,引导舆论,是排除改革干扰的法宝。机构改革力度大、影响广、触及利益多、涉及问题敏感,一方面迅速果断地推进改革,另一方面省和顺德区主动进行改革新闻发布,及时做好舆论引导,向新闻媒体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营造出有利改革顺利推进的良好舆论环境。 

四、推广情况

    顺德区以大部门体制改革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全省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有益借鉴。为及时总结和推广顺德区改革成果,激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推广顺德区改革经验,扩大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范围。201011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广顺德区经验在全省部分县(市、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粤办发〔201034号),选择全省25个县(市、区),进行深化以大部门体制改革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照顾各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对顺德模式进行有效“复制”。目前,大部分地区已完成改革。各试点县(市、区)在大部门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简政放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迈出了新步伐。其中,汕头市濠江区的改革不仅机构整合力度与顺德相同,而且在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政府运作公开透明、强化权利监督制约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瞭望》、《人民日报》等国内主要媒体和知名专家的广泛关注,予以充分肯定。

    五、存在问题

顺德大部门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改革中仍然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一)大部门之间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横向看,大部门体制下的部门之间及部门内部的职责和机关文化融合尚未完全实现,有关配套制度还有待建立和完善。纵向看,存在一个下级部门对多个上级部门的问题,部门对接和运行机制需要完善。

    (二)一些法律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一些领域实行大部门体制后,遇到政策法规“梗阻”,如顺德区市场安全监管领域部门整合后,面临着执法着装、执法程序、执法文书、执法证件等方面的统一问题,目前工商、质监等方面的执法程序均执行原来对应的国家各总局所制定的部门规章,很多执法规定各不相同,甚至存在冲突,经过积极努力,这些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导致领导职数大幅度减少,多数干部的晋升空间变小、管道变窄、时间跨度变长,干部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如何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基层政府对人才的吸引力,将是下一步要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来自: 中国政府创新网 http://www.chinainnovations.org/Item/3358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