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深入基层解民忧 提升服务创佳绩

访问次数: 1110                        发布时间:2012-01-30

[字体: ]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去年,各地各单位特别是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创新服务形式,改进政风行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打造真情为民的优质服务品牌。

  各地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优化工作流程,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省工商局深入实施“形象亮化”和“素质提升”等工程,激发党员创争动力,切实为群众提供满意服务。省卫生厅组织党员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提高服务质量,着力解决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全力打造“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服务品牌,赢得群众普遍赞誉;合肥燃气集团“徐辉假日小分队”十多年如一日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响应。

  召开座谈会、设立咨询投诉电话、开辟网上专栏……多种方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群众最不满意地方改起,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创先争优带来的新变化。淮北市客运中心树立“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的服务宗旨,倾情打造服务品牌,得到好评。打破派出所原来“坐堂”办公、等待接警的工作模式,去年初,长丰县各派出所建立车轮上的“流动警务室”,变常态管理为动态防控,把“流动警务室”开到百姓家门口。

  “党的基层组织处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是建设美好安徽的基础力量。”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中央把今年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全省将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切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使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真正把创先争优作为一种理念融入思想、作为一种动力融入工作、作为一种追求融入人生。

承诺践诺重整改

  “派出所作风确实有很大转变,经常上门服务,及时破案,让我们安全感增强很多。”20111222日下午,铜陵市狮子山区新庙派出所内,派出所教导员梅松向群众述职后,辖区居民代表当场进行评议。

  开展群众评议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的有效形式。去年12月中旬,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部署开展创先争优群众评议,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党员领导干部纷纷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评议活动,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价。

  省委领导率先垂范,省委常委会专门研究制定《省委常委带头参加创先争优群众评议方案》,1月中旬前,省委常委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群众评议活动,邀请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和结对共建单位群众代表、领导联系点群众代表、基层党员干部代表等参加评议。围绕“履行岗位职责、承诺践诺、联系和服务群众”等情况,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广大党员真诚接受群众评议,虚心听取群众意见,逐条加以整改落实。

  群众参与是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的重要推动力,群众认可是检验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尺。各地各部门综合运用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方式方法,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激发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长丰县积极探索公开承诺事项项目化管理模式,逐级签订公开承诺事项项目化管理责任书,建立承诺事项台账和逐项签单销号制度,推动承诺事项的兑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履诺率分别达100%92.4%

  “当前,群众评议活动正在开展,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并指导点评和群众评议活动,确保取得实效。”省创争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点评评议的结束,我省将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新一轮的承诺活动,引导广大共产党员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大力兴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以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认可。

深入走访惠民生

  “干部要和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要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培养起深厚的感情。”去年9月中旬,省委部署开展“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通过省、市、县、乡、村五级党组织书记自觉带头,带动全省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

  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是创先争优的本质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记职责和使命,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芜湖市在社区广泛开展“一米阳光”行动,组织社区党员、大学生党员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省物价局定期开展“集中宣传咨询接待日”活动,推行网上问政,公开局长信箱,定期整理群众留言,及时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主题活动,下基层服务百姓。太和县桑营镇组织党员干部对贫困户实行梯次包联制度,全镇党员干部对困难群众帮扶资金和物资近百万元,提供致富信息650多条,1228家困难户受益。安庆市创造性地在创争办设立“解决问题组”,由纪委牵头,协调解决一些长期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全市已解决下基层活动中反映的问题12万多件,投入资金9亿余元,办结率占86%,群众满意率达95%

  “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力量。”省大走访办公室有关同志介绍,全省大走访开展四个月来,各级党员干部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凝聚起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下一步将认真总结运用各地在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探索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力求做到情况掌握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落实在基层,务求取得更大实效。(黄永礼)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