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根据省编办统一部署,霍山县进行了新一轮中小学教职工的编制核定工作,核编后,全县教职工超编260名,消化超编任务艰巨。为此,该县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三年内达到新一轮核编标准的工作目标。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已消化超编人员212人,基本达到消化目标,同时进一步规范了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主要措施有:
一是严把进人关口。认真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规定,以实名制信息系统为依据,定编定岗到人,严格清理占用和变相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各类人员,并切实把好进人关口,确保超编满编的中小学校教职工只减不增,逐步将人员调整到编制员额以内。
二是优化学校布局。按照小学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高中规模适度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合班、并点、撤校,使全县中小学布局更趋合理,机构和人员得到有效精简。
三是做好人员分流。建立科学合理有序的教师流动机制,积极引导教职工从城镇学校和超编学校向农村学校和空编学校流动;实行竞聘上岗,鼓励落聘人员到大中专院校脱产进修或自主创业;允许因身体原因确实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教师持县级以上医院证明,按程序办理病退。(霍山县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