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减排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也是守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我省今年将进一步拓展污染减排着力点,强化源头防控,确保年底全面完成省政府确定的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其中,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去年下降1.5%、2%、1.3%;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
今年,我省将综合运用标准提升、区域限批、落后产能淘汰、建设项目管理等多种手段,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造纸、印染、水泥等行业新建项目将按最严格的环保要求建设治污设施。积极推进低氮燃烧、脱硝工程建设,加速淘汰电力、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后产能,全力消减污染存量。着力推动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新建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
农业源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是污染减排的薄弱环节。我省将协调环保、农业、公安等部门,建立完善的农业源和机动车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的减排管理机制。优先安排项目资金,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物、废水贮存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推广清洁养殖技术。大力推进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建立机动车管理台账,重点抓好注册、转入、转出和注销4个环节,并加大达限机动车淘汰力度。今年起,合肥、马鞍山、芜湖三市将率先实行“黄标车”区域限行和尾号限行。
据了解,去年,我省新建污水处理厂19个,新建主干管网1000多公里;建成并投运5台脱硝机组,装机容量346.5万千瓦;新开工5台脱硝机组,装机容量321万千瓦;淘汰机动车13万多辆,减排氮氧化物1.09万吨;列入年度减排计划的303家畜禽养殖场均实施了污染治理工程。经环保部核定,去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95.33万吨,比2010年下降2.05%;氨氮排放量为10.98万吨,比2010年下降1.99%;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52.95万吨,比2010年下降1.63%;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95.91万吨,较2010年增长5.49%,增幅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桂运安)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