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有渠道,“访”有内容。为拓宽联系群众渠道,各地在普遍建立走访联系点、广泛开展问卷调查的同时,积极运用网络、电话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扩大走访范围、延伸走访触角。淮南市以政府网站为平台,为每位市委常委和副市长确定1个专题,就加快城市转型、优化产业结构、保障改善民生、加强党的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与网民在线交流,了解不少平时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马鞍山市在认真梳理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就城乡居民关注度高的热点开展问卷调查,为市委、市政府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参考,并建立听证、公示、对话等制度,变“你听我说”为“我听你说”,使大走访成为上下互动的过程。阜阳市通过与群众座谈交流、开门接访听民意、万人问卷调查等形式,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8788条,归纳整理出基层群众所反映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留守人群管理服务等方面突出问题8937个。六安市结合走访召开村民大会、举行形势政策报告会,将就业、社保、稳物价等民生政策仔细向群众介绍,党员干部现场答疑解惑,为群众正确理解、真心拥护惠民政策起到重要作用。
“走”出成果,“访”出实效。各级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丰富活动内容,将大走访作为促进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全省财政系统根据“万名财政干部大走访”和民生工程巡视评估活动征集的意见和建议,梳理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带着“答案”上门回访,巩固扩大民生工程成果。地税系统在走访中按照“一企一策、一户一帮”原则,对“一对一”服务对象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上门活动,了解企业意见,协调涉税事项处理。交通系统选取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交通建设融资、治理超限超载、深化交通改革等专题,赴基层寻计问策,为改善农村偏远地区出行条件、推动客货运输企业发展等提供帮助。淮北市在走访中大力宣传基层党建典型,推广开放式村部、说事室等有效做法,对难点村、后进村重点帮扶,为基层发展增添活力。蚌埠市结合城市建设开展走访,市直部门包保街道、乡村,县级领导包保重点拆迁户,认真落实各项救助帮扶措施,解决好群众因征迁拆违发生的临时性、突发性生活困难,积极做好思想疏导和情绪化解工作,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确保了大面积征迁平稳有序,在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