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人民无止境——“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述评(下)

访问次数: 2401                        发布时间:2012-04-04

[字体: ]

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生,用行动排解民忧!
    
去年9月以来,省、市、县、乡、村五级党组织书记带头进村入户,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机关干部积极主动参与,大走访活动取得一批重要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 ”
    3月31,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全省“
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总结大会上要求,全省上下要以大走访活动为契机,认真总结推广活动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确保深入基层常态化、服务群众制度化。
    
当日,《深化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促进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若干规定》正式出台。坚持不懈走基层,持之以恒访百姓,服务人民心连心。大走访将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融入到推动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的伟大进程中。
    
经常走访、结对帮扶——“大走访变成常走访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法宝。
    “
省委书记及省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住村(社区)不少于3天,走访不少于20户;市、县(市、区)党委书记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住村(社区)不少于5天,走访不少于30户;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把登门走访群众作为经常性工作……”《若干规定》对党员领导干部走访活动作出明确规定。
    “
基层是我们的老家,群众是我们的亲人 ‘常回家看看,才能知道老家的变化、亲人的需求。宿州市委一位负责同志说,只有通过与基层 “零距离接触,与群众面对面交心、心贴心交友,把党委、政府的声音送下去,把群众的诉求带上来,党群、干群关系才能更加密切。
    “
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各自分工,建立农村、街道、企业、学校等不同类型的基层联系点……广泛开展机关与基层单位、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若干规定》要求各级党政机关结对帮扶基层单位和群众。
    
在总结大走访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肥东县委决定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党员和群众“1+1”结亲工作,统一印发结亲工作记录簿和结亲联系卡。参与结亲的党员必须忠实记录结亲工作情况,努力把记录簿变成民情簿感悟簿,变成履行党员责任义务、关注民生的见证簿 ”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社区服务重在最后这一米。大走访中,马鞍山市花山区东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秀凤和同事们坚持信息变动、重点人群、弱势群体、重大疾病、住户搬迁五必访,努力实现六个一工作目标,即信息收集一网打尽、居干素养一专多能、网格管理一岗多责、考核奖惩一视同仁、居民需求一目了然、服务居民一盯到底
    
大走访中,广大党员干部把群众当成自家父母、兄弟姐妹,在同吃同住中体验百姓酸甜苦辣,在促膝交流中掌握工作利弊得失,在朝夕相处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许多群众发自肺腑地说:当年干部的好作风又回来了!这既是一种褒奖,更是一份期望。广大党员干部表示,要把群众褒奖化为工作动力,把人民期望视作肩头责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带案下访、网络问政——“大走访架起连心桥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群众工作难度不断增大。 “现在大家的学历普遍比较高,但不管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不会做群众工作就是小学生淮南市委负责同志说,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关键要进得了门、说得上话、交得上心
    
信访工作是群众工作中一道绕不开的难题。如何破解这道难题?淮南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的体会是: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难事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 ”芜湖县创新工作模式,整合信访资源,搭建综合受理群众诉求、有权解决群众问题、快速化解矛盾纠纷信访工作新平台,把信访转交办变为直接办,把矛盾中转站变成终点站
    
各地各部门把大走访活动与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等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做到征迁户、上访户、困难户、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九必访,一些时间跨度长、处理难度大的信访积案妥善化解,一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处置。大走访活动以来,全省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6%
    “
省级党政领导干部每年要定期安排带案下访活动。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至少接待群众来访6次、带案下访4次。 ”《若干规定》要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至少接待群众来访12次、带案下访6次;乡镇(街道)每个工作日至少安排1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值班接访;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要做到群众随访随接。
    
网络问政是新形势下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的重要渠道。我省在这方面起步较早,特别是网友留言办理工作卓有成效,回复率、办结率在全国都比较靠前。各地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载体,完善机制,把网友留言办理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
    
以人民利益为重,以群众期盼为念。各地各部门普遍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和听证制度,在制定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时,采取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和网上征求意见等方式,保证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合肥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要求,因重大行政决策的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者修改决策方案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合理补偿。
    
干部走访、群众打分——“大走访纳入硬指标
    
作为一项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创新举措,各地从活动开始就注重制度创新,着力推进深入基层常态化。
    
结合实际,综合考核。铜陵市以正在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度考核、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为载体,将各级干部参与大走访活动、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等内容,作为测评重点,由市委常委和市人大、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分别对县区和市直机关进行考核。
    
干部走访,群众打分。合肥市对大走访活动实行走访+评议,由群众评议走访干部、评议走访效果,确保走访取得实效。淮南市制定大走访活动考评办法,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部门考核与群众评价、日常考评与集中考评相结合的方式,突出走访调研、化解矛盾、为民办事、解决问题四个环节,细化考核内容,量化考核分值,硬化考核结果,将大走访考评纳入县区和部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努力实现全覆盖。
    
明查暗访,定期测评。东至县探索建立群众工作巡视制度,组建由县乡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组成的巡视组,对大走访等群众工作进行明查暗访,并在有联系卡、有村情记录和组织点评、群众评议两有两评基础上增加一有一评,每村有2名至3名热心为群众办事的村民代表作为群众工作信息员,县委群众工作巡视组对各乡镇、县直单位每半年进行一次测评。
    “
把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 ”《若干规定》要求,对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加强跟踪问效,防止走过场、搞形式。
    
群众工作没有止境,大走访活动无终点。一以贯之深入基层,坚持不懈为民服务,各地各部门只要按照省委的要求,认真做好规定动作,努力创新自选动作,着力探索长效机制,群众工作就会焕发活力,经济发展就会增添动力,社会和谐就会凝聚合力。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