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非大勇气大决心不能破除改革难题

访问次数: 1498                        发布时间:2012-04-23

[字体: ]

编者的话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围绕这一问题,本期“大家论道”刊发的几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

    深化改革要坚持科学的改革观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深化改革不仅要有勇气、有决心,而且要有科学的改革观。非大勇气、大决心不能冲破既有的羁绊、破除改革的难题,非科学的改革观不能真正深化改革、完善改革。改革要有顶层设计,对改革进行顶层设计需要坚持科学的改革观,对事关改革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出科学回答。科学的改革观不是坐而论道的理论推演,而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改革领域的具体体现。科学的改革观来自对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理性思考,对当代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准确认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坚持科学的改革观,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为人民改革:改革的价值取向要科学

    改革本身并不是目的。我们的改革只有一个指向,就是人民的利益,或者说我们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改革。改革如果不能保证人民的利益,就是没有意义的。人民在这里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全体中国人民。所以,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国的改革是“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

    为人民改革,就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就要让人民不仅成为改革的推动者、承担者,而且成为改革发展成果的拥有者、享有者,充分拥有和享有他们应该得到和可以得到的利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判断和衡量我们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最终落脚于“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样的价值取向,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和胡锦涛同志强调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是同样的价值取向。为人民改革也不是抽象的政治要求,而有着十分确定的内容与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改革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来推进,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

    让人民改革:改革的主体定位要科学

    只有充分调动改革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改革主体接受并自觉参与改革,改革才能顺利推进。这是我们在改革中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告诉我们,在当代中国,改革的主体只能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加快改革、深化改革的根本力量。邓小平同志指出:“我相信,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事情,不论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困难,一定会得到成功”。可见,只有真正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我们的改革才能真正深化、真正完善,也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如果仅仅由少数人参与,在目标的设定、方案的设计、措施的出台等方面听不到人民群众的声音,这样的改革是无法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也是无法顺利推进、不断深化的。

    强调坚持人民群众的改革主体地位,并不是要弱化党的领导。我们党理所当然是我国改革的核心领导力量,但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善于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最广泛地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美好生活而团结奋斗。强调坚持人民群众的改革主体地位,也不是要淡化改革者的作用。改革要有先行者,要有拓荒牛。但改革者之所以能有奋起前行的力量与勇气,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改革者如果因此而居功自傲、孤芳自赏,就必将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无法将改革推向前进,以至前功尽弃。

    正确地做事:改革的路径选择要科学

    改革从提出目标到实现目标,中间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这段路走得对与错、好与坏,直接影响改革目标的实现和人们对改革的评价。所以,深化改革要求科学选择改革的路径,也就是要正确地做事。

    我们既不能因为改革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而否定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也不能因为肯定改革目标与方向而忽视改革路径中存在的问题。现在有的人习惯于把改革的路径选择与改革本身混为一谈,或者把对改革路径选择和具体做法的不同意见当作反对改革,或者因为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具体做法存在不完善之处而否定改革。应当说,这些看法都是不全面的,不利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改革。那么,怎样作出科学的改革路径选择?关键是看改革的路径选择能否给中国社会带来实际利益,能否给最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惠。能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判断改革的路径选择是否正确最重要的标准。

    算全面大账:改革的成本评估要科学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改革也不例外;做任何事情都希望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收益,改革自然也不例外。我国30多年改革的整体收益是明显的,这一点是谁也否认不了的。当前,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仍然需要关注改革收益背后的成本是什么、有多大、如何支付。对于改革的成本,有的人不善于算全面大账,以至于在改革路径选择、改革价值判断、改革目标定位等问题上产生不同看法。坚持科学的改革观,要求科学评估改革的成本,也就是要算全面大账。

改革要算全面大账,是由于改革的收益与改革的成本很难一一对应,这容易使一些人对改革成本判断过低。从理论上讲,改革的成本与收益应该是对应的。但在实践中,由于改革的成本与收益往往分属不同层面、不同范围甚至不同时空,因而容易使一些人只见收益、不谈成本,自觉不自觉地把对改革的收益分析与成本分析分割开来,倾向于对改革的收益过于乐观,对改革的成本估计过低。比如,下岗分流可以给企业带来看得见的效益,但是人往哪里去、再就业如何实现这样的成本就可能被转移给社会、转移给政府,甚至直接转移给人民群众。这样的成本虽然暂时看不出来,但实质上是巨大的。因此,进行这样的改革就要有全面眼光、全局意识,甚至要用历史眼光来认真评估改革的收益与成本、改革的得与失。改革要算全面大账,还由于改革成本的承担者和改革收益的享有者并不一致,这容易使人们对改革隐忧估计不足。从理论上讲,改革成本的承担者与改革收益的享有者应该是一致的或者说大体一致的。但事实上,在改革实践中确实存在改革成本承担者和改革收益享有者错位的问题,即承担改革成本多的社会群体享受到的改革成果少,承担改革成本少的社会群体享受的改革成果多。这种错位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在财富占有、资源占有乃至社会地位等方面出现不公正、不平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制度安排与政策导向使那些在改革中获益较多的群体适当承担改革成本,为那些在改革中承受较大牺牲的群体解除后顾之忧。这既可以为改革不断深化创造有利条件,也是社会公平正义原则的基本要求。

 

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在新形势下,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信心、砥砺勇气,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78年底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自那时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冲破种种思想和体制障碍,在不断探索中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证明,改革开放30多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最显著的时期,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最明显的时期。这些伟大成就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活力,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威力,也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应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消除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观念和制度壁垒,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效率。

    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强。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打好改革攻坚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应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既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对经济的服务功能,加强金融监管机制建设;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等。应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尊重和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等等。应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形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传播方式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屋,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努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层次的改革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困难多、影响大。只有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才能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取得预期效果。首先,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事关改革开放能否具备持久动力。必须始终坚持党在改革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以党的坚强领导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改革,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其次,应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在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树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进一步完善改革决策的规则、机制和程序,对涉及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进行论证、反复协商讨论;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改革要认真组织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改革要实行公示、听证,使改革决策目标更明确、方案更可行、结果更科学。再次,应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配合。必须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兼顾,保持改革措施的连续性和配套性,既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又努力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改革有机衔接、协调推进。必须切实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利益,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3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作出的关键抉择。“文化大革命”以后,我们党和国家处于十字路口:要么按照“两个凡是”的要求,在僵化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下走下去,其结果必然是社会主义失去生机与活力,人民难以摆脱匮乏的物质文化生活,国家难以追赶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要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对本本和教条的迷信,突破僵化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杀出一条血路”,摸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使国家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落后、走向强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愿望,毅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就改革来说,我国进行的是系统配套的全面改革,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扫除障碍、注入活力,开辟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就开放来说,我国实行的是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全面开放,它从不同层面把我国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推动我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发展进程,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吸收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所取得的成就、发生的巨变已经被世界公认,这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这一关键抉择的正确性。

    改革开放极大地发展了中国。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活力,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造福中国人民。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对发展生产力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条件的变化,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实质是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新的体制机制就健全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推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开放与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开放也是改革,是对传统自我封闭体制的改革。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在新形势下,改革开放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了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他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经济活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增强党和国家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活力;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增强社会活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扩大对外开放,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等。同时,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