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改造

访问次数: 1104                        发布时间:2012-05-21

[字体: ]

为了提高我省船舶标准化程度、安全性能和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内河水运业发展水平,近两年来,我省大力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改造,目前已经取得积极成效。

  20101224,我省正式启动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根据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安排,中央及省财政各按50%的比例,共筹集资金7亿元,用于拆解船舶的补贴。根据规定,全省共有4500余艘老旧船舶需要拆解,占长江领域八省二市需要拆解船舶总量的1/3以上,任务繁重。为此,省港航管理局根据《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和交通运输部长航局工作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安徽省船舶拆解改造工作规范》。在船舶拆解改造和补贴资金发放工作中,省港航局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完善监督机制,纪委监察部门全程介入审核、审批程序,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公示船舶拆解改造和补贴资金发放情况,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打消了广大船东的疑虑,并推出了异地拆解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举措,推动这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11年度,我省老旧船舶淘汰进程明显加快,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拆解完工船舶1773艘,41万总吨,累计发放政府补贴资金2.36亿元,完成总任务的42%,拆解完工船舶数在长江沿线省市中位列第一位,受到了交通运输部长航局的高度肯定,荣获了2011年度长江航运最佳船型标准化推进奖和最佳安全管理奖。省港航管理局蒋同富局长表示,实施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促进航运结构调整和船舶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水运的优势与潜能,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全省船舶运力结构,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内河航运体系的建设,加快全省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转变,并将进一步推动全省船舶工业振兴与发展。(顾磊)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