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呼唤企业社会责任

访问次数: 1049                        发布时间:2012-06-04

[字体: ]

529,省电力公司面向社会各界发布2011年社会责任实践报告,并承诺今年投入巨资,解决供电卡脖子问题。然而,仍有少数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铤而走险,问题食品、药品频频曝光——

    近年来,地沟油瘦肉精毒胶囊塑化剂”……形形色色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现象,正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逐渐接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也在国内企业逐渐升温,对社会责任认识与履行也摆到每一个企业面前。

    那么如何将企业社会责任真正落实到日常经营、管理中,我省电力公司做法值得借鉴。

    七成企业缺乏社会责任

    2010年底,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就社会责任理念、社会责任原则、利益相关方参与等内容提供了详细的分析与指导。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将成为全球企业发展的潮流、方向和趋势。

    如今,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评价企业道德高下的标准,而且也是进入国际市场实实在在的门槛,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国际化潮流。企业只有自觉地抵制资本无道德论,其产品才能立足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近年来,有不少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不系统、不到位;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劳资关系、节能减排等仍存在不少问题,一些企业违规经营时有发生。问题食品、药品频频被曝光,不仅反映了有关部门把关不严、监管不力,更折射出相关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铤而走险,生产出毒食品毒药品,丧失了最基本的企业社会责任和良知。省经信委有关专家指出,部分企业见利忘义,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发布虚假信息、偷税漏税、商业贿赂、拖欠员工工资、侵害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等违规违法行为,都是企业社会责任严重缺失的表现。

    目前,国内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还处于初级阶段,较少有企业能主动披露其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即便是上市公司发布的独立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也普遍存在结构不完整、内容空泛、报喜不报忧等问题。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在被选中评价的300家企业中,有近7成企业没有推动社会责任管理,社会责任披露十分缺乏。

社会责任不是形象工程

    据了解,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这一条款早在2005年就被纳入公司法中,并成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

    目前,无论是企业社会责任还是社会责任报告,还存在许多误区。不少企业将社会责任仅仅局限于做慈善公益,有的更表示只有大企业才需要做;而对于社会责任报告,很多人认为是上市公司才要做的事,有企业将之等同于形象工程,简单的做个企业画册就可以了。在不少人看来,经济利润是衡量企业成功的唯一标志。经济学家宋宏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

    近年来,一些企业将社会责任融入日常管理还有欠缺,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诚信体系,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和改善社会诚信环境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仍有少数企业不讲诚信,不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往往为了自己眼前的一点利益,不惜损害消费者和社会利益。有关专家认为,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程度,政府应依法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企业不道德行为的监管,遏制企业的短期近利行为,使企业行为逐渐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使更多的企业成为遵守法律法规,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市场主体。

    由于目前企业社会责任认识和实践水平参差不齐,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日常运营仍需时日,可通过社会舆论、道德监督形成共同约束的外部环境。如利用互联网、电视等现代媒体,及时公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形成向善抑恶的强大舆论氛围。同时,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记录制度,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记载归档。

    社会责任融入企业运营

    有关专家直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增强透明度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公众来说,学会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去认知企业,充分利用这一工具感受企业的责任履行,而对于企业来说,主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并接受来自利益相关方的意见,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月29,省电力公司面向社会各界发布《安徽省电力公司2011年社会责任实践报告》。该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李桂生表示:近年来,省电力公司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公司使命、发展战略和日常运营,探索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安全、经济、清洁、稳定的电力供应。企业正在从服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追求利润最大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的转变。

省电力公司社会责任报告通过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诚信发展五个方面,突出反映了企业履责意愿和行为,在2011年完成电网投资104.3亿元,解决148.2万农户低电压问题;企业还承诺2012年安徽电网建设投资108亿元,解决部分地区供电卡脖子问题。

    省经信委有关专家指出,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落实机制,是使企业负责任地创造利润、回报社会的有效途径。目前省内有不少企业虽然推出社会责任报告,但像省电力公司真正加以落实的企业确不多。

    “建立一个具有社会责任的自觉与担当的企业,关键在于处理好企业内外部的各方关系。宋宏认为,省电力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给出了一个公司社会责任模型,这一模型相当严谨地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各方关系及其机制的体系,并清晰地表明企业在处理这些关系的基本方式,对于全省各类企业建立社会责任价值观和加强社会责任管理具有示范作用。(记者蒋明)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