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出炉

访问次数: 1064                        发布时间:2012-07-13

[字体: ]

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出炉

日托照料+上门服务让咱不怕老

一个小孩上头两个父母,父母上头又是两对父母,“421”的家庭结构,让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对社会养老提出新的挑战。昨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安徽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下称《规划》)正式出炉。

  2015年,6个安徽人里就有一位老人

  目前,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接近千万人,预测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07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5.2%,这意味着到2015年,大约6个人里就有一位老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对专业化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养老床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加速向城市流动,农村老年人向家庭以外寻求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明显增加。

  日托照料+上门服务全面推进居家养老

  根据规划,我省将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广泛建立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引导和鼓励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会中介组织、医疗文化单位、家政服务公司等参与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日托照料和上门服务等方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保健康复、紧急救援等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全省城乡形成政府购买服务、市场有偿服务和志愿者公益服务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支持体系。

  广建为老服务站积极推进社区养老

  我省还将积极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根据《规划》,我省各地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按照就近就便、小型多样、功能配套的要求,在城乡社区新建和改造一批托老所、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星光老年之家等养老服务设施。

  “十二五”期间,在城市,70%以上的社区建立社区为老服务站,80%以上的街道建立为老社区服务中心,80%的城区建立为老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到2015年,新建、改扩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2400个左右;在1100个乡镇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9400个村级社区服务设施中,增加养老服务功能;在105个县(市、区)各建立1处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架起“爱心呼”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

  根据《规划》,我省还将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以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及家庭为使用终端,采取便民信息网、热线电话、社区呼叫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爱心门铃、健康档案、服务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建立区域性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将社区的养老机构、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120等资源整合到统一的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与相关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无缝对接,为社会提供养老服务。

  到2015年底,市辖区全部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有条件的县城、中心城镇也将相应建立。我省将建立全省养老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养老机构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电子档案,逐步与社区居民医疗保险、养护康复机构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服务的有效衔接和资源共享。(解琛、孙丽、汪克、武鹏)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