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城市第四轮环卫作业改革启动

访问次数: 1970                        发布时间:2012-08-02

[字体: ]

    《宁国市城区第四轮环卫作业改革实施方案》 8月1起正式施行。该《方案》的颁布实施,为进一步规范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促进环境卫生事业发展,提高环境卫生水平,提升宁国市城市形象,促进对外开放,实现“五城联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大亮点确立环卫改革基本方向

    《方案》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当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确立了“指导思想”、“改革内容”、“监管体制”和“投入机制。“改革内容”对作业范围、作业模式进行了详细规定。该方案加强了环境卫生作业与管理,明确了环境卫生责任区和责任单位,赋予了市民享有良好环境卫生的权利,并对涉及环境卫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规范。

   “此次改革呈现出三大亮点。”据市环卫处主任陈金凤介绍,与第三轮环卫改革相比,一是改变了原先条块交叉作业模式,实行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一体化作业。“弥补了过去有些结合部互相推诿的缺陷。”二是保洁范围大幅增加,主城区作业面积从260万平方米扩大到360万平方米,增长38.5%。“过去经常饱受诟病的背街后巷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的问题这次将彻底解决,实现全覆盖”。三是提高了工人工资待遇,四轮环卫体制改革后,一线环卫工人每人每月工资从700元提高到1200元,月养老金缴纳基数由250元增加到374元。“这样的工资标准,在全省环卫工人中属较高水平。”

破解环境卫生热点、难点问题

      随着市民文明程度的普遍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卫生质量也寄予了更高的期待。抛撒、焚烧冥纸,饲养禽畜动物、宠物粪便的管理、居民装修垃圾的投放和废弃建筑材料的处置等环境卫生热点、难点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我们将改革垃圾清运方式,增设垃圾中转站,推行垃圾中转机械化,避免人工清运的二次污染,逐步解决当前居民装修垃圾无序排放,影响环境卫生问题。”

    本月27日,经过市招标中心公开招投标,西津北、西津南、南山、河沥溪四个清扫保洁作业区分别由地净、天宇、博爱、俊仁四个公司中标,清运公司由建宏市政中标。“按照规定,运营期间各中标公司如果不能兑现承诺,或是硬件设施达不到标准,城管局将有权取消中标资格。”陈金凤介绍说,该处对环卫作业实行人员、经费、设备、任务、质量五包责任制,环卫部门对作业公司实行统一标准监管、统一标准考核、统一标准奖惩、统一标准核算。“环环相扣,实现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

理顺环境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第三轮环卫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效果,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城市环卫事业发展的体制不顺、管干不分、覆盖不全、机制不活、监管不力、投入不均、质量不优的七大难题。”市环卫处主任陈金凤说,三轮环卫改革以来,我市环境卫生行政管理与服务总体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但实际操作中的缺陷也造成了推诿扯皮、各自为政、作业不能同步的局面。

“改革后,我们的环卫工人将由现在的310人增加到480人,政府年投入环卫经费从415万增加到1420万。”陈金凤说,第四轮环卫体制改革深化了我市以市场为取向的环卫体制改革,有利于建立政事()分开、管干分离、调控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培育和发展管理规范、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环卫作业服务市场,建立和完善以各级财政投入为基础,政府、企业、社会、外资等多元投资主体为架构的环卫投资体制,从而有计划、分步骤地建立起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符合环卫事业发展规律的运行机制。这些理顺后的体制机制对促进环卫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更高需求,提升环卫事业的现代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宁国市编办  陈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