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为贵,皖豫或联手开发金刚台
红色圣地跨两省,河南旅游开发先行一步为避免纷争,两省正磋商合作事宜
金刚台是皖豫两省的界山,也是红色圣地,主峰海拔
日前,安徽商报 接金寨县群众反映,河南网友登上位于金寨境内的金刚台顶峰树立标志碑,认为此举不妥。记者调查发现,河南官方开发金刚台旅游已经抢先一步,我省正在做金刚台红色旅游规划,皖豫双方已就如何规避利益之争进行初步商谈。
开发金刚台 河南抢先一步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河南金刚台1989年被批准为河南省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申报为国家级地质公园,2008年被河南省旅游局评为AAA景区,而我省金刚台至今没有任何旅游评级,还处于待开发的状态。
金寨汤家汇镇张镇长介绍,虽然河南金刚台开发动作较早,但基础设施上尚不完善,由于我省金刚台景点集中,风景相对更好,自从合武高速公路通车后,从长三角方向以及皖北各地慕名前来的自驾游、探险游旅客逐年增多,让当地政府感觉到开发金刚台旅游刻不容缓。
“更为严峻的是,河南方面已经抢注了金刚台旅游商标”该镇肖委员说,如果处理不好,我省金刚台的开发必将面临诸多尴尬,而近期发生的一件事情,就在民间引发了热议,也预示着利益之争初现苗头。
登顶立碑 引起多方关注
这件事情就是金寨县旅游爱好者
接到反映后,汤家汇镇十分重视,立即派人上山核查,经调查立碑情况属实,碑文上刻着“平顶铺,海拔
金寨县民政局基层政权股股长吴曦说,省界的勘定以及地名命名、标识设置,必须经国务院授权,由两地辖区政府完成,河南民间人士擅自设置是违法行为,将会予以拆除。
山南山北 原是一个整体
金刚台千米以上的山峰十余座,山势雄伟,群峰叠起,怪石幽洞比比皆是,瀑布深潭时映眼帘,珍禽异兽出没其间,奇草异木琳琅满目。其中有300多年历史的铁瓦寺;明代农民起义时的头寨门、二寨门、半个街、皇殿、插旗尖等遗韵尚存。
这里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11军第32师诞生地,共产党员、佛堂坳小学校长罗银青于1929年创作的著名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从这里唱遍全国;还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前线指挥部旧址。山上“红军洞”曾是土地革命时期金刚台妇女排和游击队的驻地,“女人洞”曾是当年红军医院。革命低潮中,红军就在这漫山洞群之间坚持游击战争,赢得“三年红旗不倒”的赞誉。
张镇长说,从红色旅游的角度看,山南山北是一个整体,无法做出明确区分,如果人为的将其分成南北两块,给游客带来遗憾的同时,双方在经济利益上也会两败俱伤。
皖豫双方 主动寻求和局
肖委员告诉记者,网友立碑一事只能算个小插曲,并不妨碍皖豫双方的旅游合作,为此两省辖区政府还进行了多次磋商,以期达到“联手大开发,一票通两省”的目的。
金寨县旅游局局长洪潮介绍,我省已经将金刚台地区纳入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金刚台与天堂寨、梅山、响洪甸形成四点一线全新线路,成为国家对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一个重大举措,目前景区建设规划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洪局长说,金刚台的旅游开发建设很快就会付诸实施,开发中绝不能重蹈天堂寨八年商标之争的覆辙,作为大别山红色旅游核心区,两省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达成共识联手进行开发建设。(方荣刚)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