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老区只长"穷"--安徽大别山区扶贫开发纪实

访问次数: 1020                        发布时间:2012-08-08

[字体: ]

2001年到2011年,大别山片区县生产总值增长了2.5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78倍,城镇化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

    “不信老区只长穷,让老区干部群众不仅收获了破解贫困的路径和方法,更让他们在扶贫开发观念、思路上来了个大转型。

    在大别山片区县,无论是县乡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对当前实施的扶贫连片开发点头称好。其实,整村推进这个诞生于上世纪末的新生事物,从一出世就因其强大的生命力,在全国贫困地区乡村普遍扎根落户、开花结果。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扶贫开发形式的不断变化,整村推进已显露出了它的局限和不足。从局部看,整村推进只解决了上一个村的问题,而连片开发则体现了特色产业规模化,打破了一村一品的格局,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引导产业进行归类整合,实现一片一品

    仅依靠投入有限的扶贫资金,显然很难彻底改变贫困面貌。

    金寨县创新资源整合机制,积极探索推行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的扶贫举措,实施照单做菜法,将整合资金的规模开单子交给相关行业部门,然后将农业专项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投入。

    各炒各菜按谱做菜,霍邱食用菌产业板块经济初具雏形。阜南县因地制宜开展片区开发工作,使项目区发生了质的变化。颍上县还在原有基础上,探索试行先定菜谱,按谱成席的资源整合模式。

    为在更高层面推进大别山区域发展,潜山、岳西、金寨等县希望尽快将大别山振兴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中国县域经济报》86头版头条报道)

 

    信息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