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驻地繁荣当先锋 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双向带动”激活流动党员辐射力
岳西县姚河乡敬老院的老人们日前收到了一份来自杭州的捐助,这是姚河乡驻杭州流动党支部组织流动党员为家乡老人奉献的一份爱心。近年来,我省积极构建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机制,引领近20万名流动党员为驻地和家乡建设贡献智慧力量。目前,全省已建立标准统一的五级流动党员网络管理系统,在外出务工党员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立了1780多个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立了900多个联络站。
有效搭建了与流动党员互动平台。各地充分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采取电话联系、短信问候、开通网上论坛、网上谈心等措施,同时,发挥“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作用。明光市建立流动党员QQ群、手机报和远程教育网络等“空中课堂”,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使他们学习不间断、联系不断线。
我省在流动党员中开展“双向带动”活动,“组织有门路的流动党员把家乡更多的劳动力带出去,把在外面赚到的资金、学到的技术和引到的项目带回来。”旌德县孙村乡驻沪流动党支部成立以来,为家乡提供致富信息达230多条,实现转移家乡富余劳动力172人,帮助孙村乡新建村“土利来”西瓜合作社在上海打开销路,使合作社农户每人每年增加3000余元经济收入。为驻地繁荣当先锋、为家乡和谐做模范。广大流动党员发挥带头表率作用,促进流入地经济社会发展。霍邱县范桥乡乐清流动党员党支部引导38名流动党员在当地争当科教就业信息员、创业致富领跑员、信访维稳安全员、权益矛盾调解员。庐江县同大镇党员彭令仓所经营的商店被北京市有关部门授予“五星商店”,他本人被评为“诚信商户”,赢得当地群众的好评。
积极实施“凤还巢”工程,注意从返乡流动党员中发现“能人”,结合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把党性强、懂经济、善管理、群众拥护、自愿回乡任职的返乡流动党员,适时充实进村“两委”班子。淮南市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驻浙江新仓镇流动党支部积极推动“凤还巢”,引导平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40余人,总投入达2600万元,帮助600多名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流动党支部班子成员还积极促成引资项目5个,引回资金7500万元,成为服务家乡建设的生力军。(黄永礼)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