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点亮人生——安徽普通群众眼中的社会新变化

访问次数: 1598                        发布时间:2012-08-28

[字体: ]

安徽,是一片改革的热土。

  从税费改革到农村综合改革,从医改“安徽模式”到文化体制改革的“安徽现象”,这个奋力崛起的中部省份,在全国率先推行“大包干”改革之后,始终保持着“改革急先锋”的姿态,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探索。

  改革,是对命运的一次洗礼。

  在这片改革的沃土上,人们的命运在不断的改变,生活的梦想更加斑斓。最近,记者采访了安徽几名普通群众,倾听他们对社会变革的感受。他们被改革点亮的人生,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奋进的中国。

  “医改救了我全家”

  35岁的利辛县农妇李晓琴抚摸着胸前的刀疤,感受着心脏有力的跳动。两个星期前,安徽省立医院心脏外科医生给她做了房缺修补手术,紊乱了十多年的心跳终于找到了规律。

  就在今年4月,李晓琴的独生子在学校组织体检时查出了房缺,当地医院告诉她这种病只有去省城的大医院动手术,如果拖久了,孩子的心脏和肺循环将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严重时会引起心力衰竭和房性心律失常。

  这个消息对于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她和丈夫赶紧取出家中的所有存款,带着孩子到省立医院复查——医生在描述孩子症状的时候,李晓琴忽然意识到,自己持续十多年的症状也像是房缺。

  “我和孩子都查出这个大病的那天晚上,一家三口抱头痛哭。我当时想到的是,两个人开刀手术费肯定负担不起,我干脆就不治了。医生也说我的病因为拖久了,所以比孩子严重,开刀更危险。”李晓琴说,他们虽然参加了新农合,但过去到大医院看大病报销比例低,手术费用成为他们心头的巨石。

  “后来医生告诉我,现在像心脏病之类的大手术,都按照病种付费,这种病能报销七成,比以往要多报销四五万元钱。 ”李晓琴说,“这样一算账,我和孩子一起做手术,家里还能负担起,我也决定做手术了。 ”

  李晓琴说:“医改救了我全家!”现在母子二人都做了手术,总共花了近5万元。孩子已经出院休养,下学期就可以正常上学,李晓琴的手术也非常成功。

  安徽省立医院心脏外科主任严中亚告诉记者:“没有实行重大病按病种支付改革前,我们遇到过很多农村病人得了心脏病,有的因无钱治疗放弃了,有的从轻度拖成了手术风险极高的重症。这项改革实行后,农村病人接受手术的越来越多,基本上都会在发病初期及时就诊。 ”

  心脏病手术、肾衰竭病人透析、人工耳蜗安装、白血病患儿置换骨髓……在安徽都已经实行按病种付费。从20117月起,安徽省启动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改革试点,筛选出67组疾病,在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试点,实行定点救治、分级医疗与提高报销比例。一年来,按病种付费的住院病人达17万人次,平均实际报销比例达到67%,其中重大疾病患者2万余人次,实际报销比例达到了73%,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从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全覆盖、药品零差价和破除以药养医,再到公立医院改革、按病种付费,“安徽医改”正在步入深水区。

  “村干部像保姆一样”

  在家门口开个小卖部需要几个步骤?安徽青阳县农民李勇高兴地伸出三根手指:“第一步,填好申请书、复印身份证和房产证、准备好照片;第二步,交给村干部,并且写一份委托其办理的委托书;第三步,村干部替我去工商所办好营业执照再给取回来,前后五六天,我的小卖部就开张啦! ”

  其实早在几年前,李勇就萌生了在家门口开个小卖部的想法。为此他跑了一趟又一趟去办审批手续,有关部门不是说这个部门没盖章,就是说那个资料没填好。他家住在山里,去趟县城不容易。跑了几次没办好,干脆放弃了。

  2008年,村里成立了“为民代理服务中心”。他又提出想办小卖部。没想到自己只动了一下嘴,村干部五天就把手续办了下来。

  “自从实行服务代理制以后,我们办事就没那么烦心了。村干部像保姆一样,手把手教你要准备哪些材料、替你跑到县里申请,而且还是免费的。我的小卖部开了3年多了,生意不错,收入比打工高多了,还能在家照顾老人孩子。 ”

  这样贴心的“保姆”式服务,源于安徽省全面推行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过去常常被群众抱怨的“脸难看、门难进、话难听”,变成了如今的“群众动嘴、干部跑腿”新气象。

  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在全国率先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后,近年来又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行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着力解决乡镇政府职能的缺位、错位、越位和不到位问题,重塑乡镇功能,努力推进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安徽省在乡镇设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抽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坐班办公;村一级设立为民服务全程服务代办点,村干部轮流值班。对农民需要办理、咨询和服务的事项采取统一受理、分类承办、上下联动、限时办结。目前,安徽省各地均已建立起以乡镇政务服务大厅为龙头,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网络。

  李勇的父亲刚满70岁,老爷子就拿到村干部送上门的老年证。他告诉记者:“搞了代理制后,干部腿跑得勤了、笑脸多了,跟咱老百姓的心也近了。 ”

  “改革让自己圆了电影梦”

  在安徽电影集团影视产业部主任陈肖龙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没有封套的光碟,上面手写着:《情系拉魂腔》。“这是我们安影厂的老员工最近新拍的一部影片,即将公映了。 ”陈肖龙高兴地告诉记者。

  安徽电影集团的前身是安徽电影制片厂,也是陈肖龙20岁就在此工作的单位。 “我父母都是安影厂的老员工,我部队转业后就到了安影厂,从一名灯光助理开始做起,可以说对厂子充满了感情。”陈肖龙说,“但是那时的安影厂是事业性质的文化单位,好几年时间就拍了几部电影,有些影片都没有上院线发行。长时间不拍戏,大家的心都凉了。我和一些同事一起选择了外出打工。 ”

  2003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安徽并没有被列入试点计划,但是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自主试点”,打破文化事业单位多年来疲软消极的僵局,重新赋予安徽文化产业活力。一手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手增强文化公共服务能力,深化文化事业改革。

  安徽电影厂在此时改制为企业集团,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陈肖龙看到了希望。他辞去了在广东一家影业公司待遇优厚的工作,回来应聘担任集团影视产业部主任。

  当时也有人心存疑虑:这样一个已经散漫多年的电影厂还有创作能力吗?特别是有些工作年限超过30年的老职工,纷纷选择了提前退休,为的就是拿一份安稳的事业单位工资。

  在广东民营影业公司打拼过多年的陈肖龙深信,这次改革必然会给电影产业带来生机。他和留下来的老同事千方百计融资60万元,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拍摄了第一部故事片《无悔人生》。尽管一路磕磕碰碰,最终片子做出来后,居然被央视电影频道看中买断。

  此后,他与同事们陆续推出《第一书记》、《六尺巷》、《陶行知》、《留守姐妹》、《关云长》、《建党伟业》等一系列作品,并先后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百合奖”、“国家级原创动漫大奖”等。

  陈肖龙感慨地说:“事业单位改制成市场经营主体,激发了人们的热情。人还是那些人,但是作品却翻了好几番,无论是在艺术性还是在观众口碑上都有所建树。 ”

  安徽省文化发展改革办公室主任周玉曾说:文化体制改革后,安徽省属文化企业资产5年扩大10倍;电影《农民工》等249部作品荣获各类全国性大奖,安徽已经迈入文化强省行列。 ”

  改革给了我们人生的机遇。 ”陈肖龙动情地说,“过去,落后体制束缚了手脚,今天,我们终于可以使出浑身解数,来圆自己的电影梦。 ”(新华社记者 王正忠 王圣志 鲍晓菁)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