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金零配套县市被通报

访问次数: 923                        发布时间:2012-09-25

[字体: ]

省教育厅公布今年上半年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推进情况

部分县市资金“零配套”被点名批评

 

初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达标比例最低不足4%,部分县区的配套资金为零,有的配套工作还未启动。日前,省教育厅公布了我省今年上半年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推进情况,点名通报了部分县市学校建设的滞后。

  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主要是针对薄弱学校的一系列硬件配套建设,促进均衡教育发展。但从目前的建设看,截至2011年底,有阜阳、安庆、芜湖、宿松、马鞍山、淮北等6个市县(1个直管县)没有达到规划进度要求。截至今年7月底,有9个市达标比例在30%65%之间,有7个市(2个直管县)达标比例在10%30%之间;阜阳、安庆两个设区市达标率最低,不到4%

  据了解,标准化建设未达标的主要原因是配套资金不到位。据悉,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的教学实验器材配备、县镇学校扩容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市县需按照省下达的资金数1:1配套。但是有12个县(市、区)没有足额配套,其中濉溪县、叶集区、寿县、无为县、怀宁县、潜山县、岳西县等县区零配套。此外,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招标采购工作也严重滞后。截至731,只有4个县区设备已配备安装结束,32个县区处于招标文件拟定阶段,而怀宁县和岳西县此项工作还没有启动。(张晓嵘)

相关链接

  按照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至2015年全省将建成标准化学校12800所。标准化建设按照“四合格”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包括:基本配齐学校师资、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和音体美器材;实施扩容改造工程,使县镇学校符合规定班额标准;改善农村学校食宿设施,解决因城镇化和布局调整带来的学生上学远的问题;中小学管理实现规范化。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