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老病号”觉得实惠

访问次数: 1051                        发布时间:2012-09-26

[字体: ]

“从315开始正式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截止到831,门诊患者次均费用降低9.4元,住院患者人均费用降低了337元……”昨日,在肥东县人民医院提供的材料上,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能否真正降下药价的虚火,我们从试点样本中找到了一些答案。

住院少花钱

  “现在医药费降了,我住院也不用担心了。”昨天上午,在肥东县人民医院,83岁的欧阳其芳老人刚刚办好住院手续,住进内科病房。这已经是老人今年第四次住院了。

  “老人经常住院,每次都是这间病房。”值班的护士看到欧阳老人,很熟络地打着招呼。护士说,老人有心脏病,每隔一个多月都会到医院来住上几天。

  虽然经常住院,但老人并没有因为医药费而担忧。“刚开始还觉得压力很大,但后来加入了新农合,而且今年药品费用下降了,负担小了不少。”老人的女儿丁祖琴告诉记者,虽然每次住院时间和用药都不一样,总费用也不相同,但报销后,自己支付的部分也就一千多块钱。“特别是最近两次住院,大概都是7天左右,比之前要少五六百块。”

  “一两次还不觉得,像欧阳奶奶这种‘老病号’感受最明显。”肥东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医师储茂青说。

医院真让利

  感冒清片,采购价4.00元,零售金额4.00元;芬必得胶囊,采购价13.45元,零售金额13.45元……昨天,在肥东县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里,大屏幕上滚动显示着各种药品的采购价和零售金额。

  肥东县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就是2012315正式推行的药品销售“零差率”。据肥东县医院医改办相关人士介绍,该医院共有中西药740余品规,都按照零差率进行销售。据统计,自3158315个半月时间,该院通过药品零差率销售就直接让利于患者547.9万元,平均每天让利3.32万元。

  除了零差率,按照医改办法,肥东县人民医院还实行新农合按病种付费改革。“我们医院一共有20个病种实行了单病种付费,通过对病种术前费用、围手术期费用、术后费用、护理费用的限定来加强管理,使得单病种付费的患者平均费用比之前降低了近20%。”肥东县人民医院院长吴东告诉记者。(都瑞、吴碧琦、郁宗菊)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