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医改扩面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年内扩至74县
取消药品加成机制,建立院长选聘制;力争到2015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住院费可报7成左右
官员不得兼任医院领导
县级公立医院将管办分开,实行院长负责制
改革,必然要对现有从业人员带来冲击与变革。记者留意到,此次医改,涉及县级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变革。改革后,县级公立医院管办将分开,院长实行选聘制度,院长收入与职工收入挂钩,原则上不得超过员工平均收入的4倍。
昨天上午,肥东县
2009年,我省新一轮医改启动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肥东、天长等7个县(市)率先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当前,安徽医改工作已经进入深水区,下一轮改革的重点是,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安徽省政府有关人士表示,我省将全面铺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改革的对象既包括县级综合医院,也包括县级中医医院。根据方案,74个县(市、区)县级公立医院使用的所有药品,一律实行零差率销售,将过去县级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调整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明确政府办医职责。推进医院管办分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院长选聘制度,院长年薪与职工收入挂钩,让改革后的县级公立医院更有活力,服务更完善。
74个县(市、区)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将分两步走。今年10月份,先在国家确定的21个县试点,具体为,肥东县、蒙城县、怀远县、固镇县、颍上县、凤台县、天长市、定远县、霍山县、当涂县、和县、含山县、南陵县、芜湖县、繁昌县、无为县、广德县、铜陵县、东至县、望江县、休宁县。在今年年底前,向其余53个县、市和农业区全面推开,覆盖全省所有农村地区,涉及近6000万城乡居民。
按照要求,此次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力争到2015年,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住院患者实际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
关键词:管办分开
根据改革方案,各县将成立县级医院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医管会),作为县级医院管理的决策机构,决定县级医院发展规划、院长选聘与薪酬制度等重大事项,医管会主任由县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相对独立的“医管办”,承担医管会日常工作,监督县级医院运行,制定考核方案对县级医院实施绩效考核。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县级医院领导职责。不能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省医改办有关人士解释说。
关键词:院长选聘制
改革后,县级公立医院院长将实行选聘制度,院长由医管会聘任,副院长由院长提名推荐,医管会聘任。建立院长收入分配激励制度和任期目标责任制,院长年收入原则上不超过医院职工平均年收入的4倍。
县级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强化经营管理责任,重大决策须经医院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医院执行医管会的决策,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人事管理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副职推荐权、中层干部聘任权、收入分配权等多种自主经营管理权。
关键词:人才引进
这次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其中一项是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好医生到县级医院执业。
今后,将建立城市三级医院向县级医院轮换派驻医师管理制度,放宽多点执业规定,鼓励和引导城市大医院在职或退休的骨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