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专题询问聚焦食品安全

访问次数: 1254                        发布时间:2012-10-19

[字体: ]

向社会公开征集150多个问题,共有8个单位下午现场接受问询

昨天下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省政府副省长花建慧作了《关于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该报告显示,我省将加快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推行食品生产经营者违法“黑名单”制度。

  成果1

  查处违法案件1.6万件

  食品安全事关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会议上,花建慧用一组组数据展现了全省食品安全保“胃”站的决心和成果,她告诉记者,统计显示,《食品安全法》实施3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近128万人次,抽检食品8.1万组,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6万件。

  678家屠宰场被关闭

  猪肉市场鱼龙混杂,私屠乱宰现象严重。全省“放心肉”工程则给老百姓吃上了“定心丸”。根据报告,商务系统“放心肉”体系建设试点正稳步推进,能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目前,经前期审核清理,全省原有的1282家屠宰场()中,有678家不符合要求的已被关闭。

  快速检测点超1万个

  花建慧告诉记者,我省农业系统在全国开先河,率先开展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截至去年底,全省1331个农业乡镇全部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同时,以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为重点,治理整顿蔬菜农残、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和伪劣农资等。

  此外,还通过建立升级例行监测制度,在全省建立了1万多个快速检测点,年检测蔬菜农残、瘦肉精等样本近10万个,检测参数设计100多项。

  50家问题企业被处理

  食品添加剂,早已有之。时至今日,人们却闻之色变。问题就在于有些企业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规范,超标超量使用,甚至添加非法食用物质。

  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我省质监系统以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添加非食用物质为重点,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和加工小作坊1.3万余家,监督存在问题的近900家企业、加工小作坊进行整改,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或取缔4家、处理46家。

  9个市设省一级监测点

  据悉,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我省确定了合肥、阜阳、安庆等9个市为省一级监测点,设立了10个异常病例监测哨点医院和10个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今年上半年,共完成了715份化学性污染物样品,946份食源性致病菌样品等常规监测及应急监测任务,及时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花建慧表示。

  隐患2

  一些经营者道德缺失

  尽管已取得不少成果,但是,食品安全领域仍然存在隐患。

  采访中,记者从省人代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了解到,截至8月底,全省已发生食物中毒事件36起,中毒347人,死亡6人。

  “初级农产品多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源头监管难度大。而且,食品行业准入门槛偏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布局上‘多、小、散’,条件上‘脏、乱、差’,缺乏质量保证。”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不讲诚信、道德缺失等问题比较严重,滥用、乱用农业投入品、食品添加剂,或者将非食品原料用于食品生产,甚至不惜运用高科技手段制假售假,也使得食品安全形势更加复杂。

  对此,花建慧在报告中表示,我省将加快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信用档案,推行食品生产经营者违法“黑名单”制度,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

  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

  法律法规不健全、标准体系不完善,也成为食品安全保障的一大“漏洞”。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中,涉及食品安全的条文多数比较原则,可操作性不强,我省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尚未出台,部分领域监管职责不甚明晰,仍存在监管空白和监管交叉,出现问题往往推诿扯皮。”

  此外,在食品安全技术方面,目前执行的标准有很多标龄时间过长,与现行国际通用标准差距较大,同时有些标准不统一、相互矛盾,有的食品甚至没有安全技术标准。立法滞后于食品安全监测实践,标准体系不完善,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增加了难度。

  花建慧指出,在省人大的指导下,将加快制定全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并适时提请省人大制定我省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办法。

  收官之问3

  八个单位接受询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何保障食品安全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今天下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将举行联组会议,专题询问“食品安全”。这也将成为本届省人大常委会的“收官之问”。

  据悉,为了保障此次专题询问取得实效,省人大常委会做了很多前期工作,不仅通过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深入调研,而且,公开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如今,共收集了大大小小150多个问题,涉及食品安全的各个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与以往不同,此次专题询问的时间更长、问题更多,应询单位也有所增加,共有八个单位现场接受询问。而且,自由提问的时间放得很宽裕。(孙黎丽 记者黎静)

 

    信息来源: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