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教师队伍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结构性缺员严重和阶段性缺员。近年来,城区学校严重缺编,而农村学校虽然超编,但老龄化日趋严重,整体师资力量薄弱。宁国市师资队伍现状严重制约了该市教育改革与发展。这种结构性问题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宁国市着力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
一是优先为农村学校补充教师。新招聘的初中、小学教师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原则上服务满5年后方可调动。免费师范生、“三支一扶”教师首先安排到农村学校支教二年。
二是教师流动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为前提。目前,我市教师队伍仍然实行城乡“二元”管理。严格控制逆向流动,对农村教师调进市直学校从严控制并实行“逢进必考”,严格限制农村教师向城区周边学校调动,保证人才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维护农村优秀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市直学校中小学教师评聘中、高级教师职务,必须有在农村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
三是大力推进教师城乡交流。每所市直学校每年要选派1-3名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服务期不少于1年。农村学校则选派年轻教师到市直学校顶岗学习。
今年8月,宁国市成立实验教育集团,包括实验小学(总校)、津北小学(分校),两校分别挂牌。今后,该教育集团将实行“两个法人学校、一个法人代表、一套行政班子集团化办学”体制,实行总校统一管理和分校自主管理并行的管理办法。今后,随着我市以市直优质学校带动农村学校发展的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的逐步推进,城乡各学校之间教师交流将更具活力。在现有规定基础上,教育集团内部中层管理干部、学科教师交流比例由现在的5%左右逐年增加,到2016年达到10%以上。
四是实行校长选拔、任用、交流一体化管理。选拔优质学校管理干部到薄弱学校、农村学校任职。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实行校长、副校长任期满两届原则上必须交流的政策,在全市范围内的合理流动。近三年校长和副校长交流、轮岗人数分别为:2010年18人,2011年12人,2012年33人。
五是想方设法弥补教师不足问题。根据各校教师缺口或富余情况,在学校间协调借用教师,或安排教师顶岗学习,满足市直学校开课需求。2012年城乡交流教师(借用、支教、顶岗学习)近200人。(宁国市编办 陈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