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变样,“滨湖速度”令人瞩目

访问次数: 1124                        发布时间:2012-11-20

[字体: ]

 

图为滨湖新区紫云路资料图片

 

  弹指一挥间,滨湖新区六周岁了。

  据合肥日报报道,六年间,滨湖新区从无到有,茁壮成长,书写了无数个传奇。如今,一座现代化的城湖共生、独具魅力的新城已初具规模。

  昨天是周日,天气晴好,巢湖岸边游人如织。船行湖中,水面波光粼粼,风景如画。站在船头,极目远眺,一座新城跃然岸边,繁华无限。六年来,滨湖新区每天都在变化,飞速发展,“滨湖速度”令人瞩目。

  相当于再造两个老城区

  20061115,滨湖新区建设打下第一根桩基,短短5个月时间,启动区路网高标准“编织”完成,水、电、气、通信等各类管网同步铺设到位;仅10个多月时间后,启动区开工建设总面积就达13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5.5亿元……

  回眸来时路,奇迹每天都在这片热土上演。

  据统计,从开工建设以来,通过市场化融资,滨湖新区累计投入690.75亿元(自建投资242.04亿元,招商项目投资448.71亿元),建成区面积达24.65平方公里,主要道路网围合面积达34平方公里;拟建并落实签约房建面积2120万平方米,实际开工面积1783.12万平方米,竣工并投入使用1142万平方米,相当于再造了两个合肥老城区(环城路以内);城市绿地率44.8%,绿化覆盖率57.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8.61平方米,常住人口超过36万人。

  滨湖速度催人向前

  这是一个火红的时代,这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六年间,滨湖新区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滚动发展、快字当头的思路,实施大开放、大招商、大生态战略,建设与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五矿矿业(合肥)基地项目是合肥市政府引进的第一家入驻滨湖新区的央企总部经济项目,由中国五矿集团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投资。2009年,合肥基地项目开工,今年4月份,基地办公大楼正式入驻。基地建成后,邯邢矿山局的管理重心将逐步南移。同时,在安徽省内及周边工作的邯邢矿山局职工及家属约2万人的生活基地也将集中到滨湖新区。

  谈及“滨湖速度”,基地项目总经理刘海宁由衷赞叹。他表示,一个地方能否吸引投资者,其外在形象,现代化程度,办事的速度,服务的理念、态度,至关重要。“来到滨湖后,我们感觉这里同国内其他城市不太一样,政府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节奏很快,催人向前。滨湖新区的建设速度和模式,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心甘情愿把整体优势转移过来,在这里生根发芽,做大做强。”

  迈向合肥新中心区

  滨湖不会止步,它正朝着成为新兴中心城市的中心区进发。2011年,市第十次党代会对于滨湖新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拓展建设、提升品质、彰显特色,成为新区开发建设的示范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

  未来,滨湖新区将进一步强化“中心”意识,继续坚持“四个优先”、突出生态环保不动摇,重点打造两个示范区,努力营造交通环境、生态环境、医疗环境、教育环境、购物环境和休闲环境等六个环境,构建区域性金融商务中心、行政办公中心、会展旅游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研发创意中心和商业居住中心等六大中心,成为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的中心区。

  风鼓云帆航道阔,长风破浪正当时。立足新起点,谋求大跨越的滨湖新区正在又好又快建设中。 (杜莉  华新红)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