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该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安徽省宁国市政府于近日出台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实施范围、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
综合改革将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和落实医院自主经营管理权为切入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价格机制、医保支付制度、采购机制、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县级医院运行机制。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市,住院患者实际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切实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一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县级医院管理委员会,作为县级医院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推进县级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主任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由组织、编制、发展改革、卫生、财政、人社、价格、食药监等部门和县级医院负责人,以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在市卫生局设立县级医院管理办公室,承担医管会日常工作。市财政局负责县级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监管,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市卫生局负责建立完善县级医疗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县级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建立院长选聘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二是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创新编制和岗位管理,根据县级医院功能、工作量和现有编制使用等情况,科学合理确定县级医院床位和人员编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按国家确定的事业单位通用岗位类别、等级和结构比例,在编制规模内按照有关规定自主确定岗位,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深化用人机制改革,选聘县级医院院长,落实县级医院用人自主权,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的收入分配制度。利用保险机制化解医疗风险,提高县级医院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三是建立健全运行补偿机制。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通过收取诊察费和增加政府投入予以补偿,实现患者负担能下降、医院收入不减少、医保基金可承受。
四是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县级医院使用药品以《基本用药目录》为主,对基本药物和高风险品种实施全品种覆盖抽验,定期发布药品质量公告。
五是推进基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总额预付,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支付等付费方式,加强总额控制。对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设置不同的起付标准,并分别确定不同病种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引导常见疾病在县内就诊。
六是构建公平竞争机制。严格界定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经营性质,规范管理。积极鼓励和引导多元办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七是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根据人口数量和分布、地理交通等因素,制订全市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确定全市区域内医院的数量、布局、功能、规模和标准。推进中医药“三名”和“三进”,促进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大力培养和引进业务骨干、市域学科带头人。建立市、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的新机制,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按六个阶段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