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领导,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及时成立了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专人具体负责,研究制定了《黟县编办关于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防控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制定了清权确权、排查评估风险、政务公开、强化动态监控五个方面具体措施,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二是精心编制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编制了干部任免、财务报销、物资采购、公务接待、公务用车、文秘工作等七个方面的权力内部运行目录和事业单位法人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年度报告,行政机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事业单位机构设立、变更、撤销,编制使用计划 、编制调整,县直机关部门、事业单位职责分工协调五个方面的权力外部运行目录,明确规定承办主体,分类制定权力运行流程图,并确定了涉及廉政风险的职权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制定运行流程图。
三是认真查找风险点,确定风险点等级,“五结合”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为找准廉政风险点,确定风险点等级,该办从梳理行政机构编制审核、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内部财务管理等业务流程等方面入手,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等方法,分别从思想道德作风、岗位职责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查找廉政风险点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对廉政风险的各个环节加以预警防控。“五结合”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将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与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相结合。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为切入点,建立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台账,及时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确保财政供养人员有序增长。排查梳理单位风险点10个,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将廉政风险防控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相结合。严格事业单位网上登记、年检,依据办事流程,创新工作方法,实行催办制度,对不按时年检的事业单位进行催办、限时办结;扎实抓好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工作,在事业单位登记审批过程中,严格按照廉政准则要求,不徇私舞弊,杜绝不廉洁行为发生。将廉政风险防控与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相结合。加强全办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开展党课宣讲、机构编制工作调研等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剖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严格落实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制度、规范决策权、用人权,强化责任意识、完善内控制度,做到预防在先,防控到位。将廉政风险排查与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相结合。结合在节假日、重点时期,开展对干部的警示教育,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的力度。通过座谈会、职工会、培训会等方式,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廉政若干准则》、《责任追究办法》等规定,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在工作中遵守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将廉政风险防控与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相结合。高度重视廉政文化教育,专门订阅《中国纪检监察报》、《时事报告》、《江淮法治》等杂志,丰富干部职工文化载体。在办内张贴廉政警示标语,督促干部职工强化岗位廉政承诺。组织观看《永葆党的纯洁性》、《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等警示教育片;开展 “4+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着力构筑防控长效机制。编办加强对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控,着重建立健全三项机制。即:监督检查机制,对廉政风险是否出现、防范措施是否到位、制度是否完善等情况进行定期自查和不定期重点抽查;考核评估机制,把每名党员干部落实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情况纳入到编办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单位和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责任追究机制,对出现问题的干部,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追究其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
五是积极做好有关单位职权目录的审核工作。该办根据县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指导协调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安排,依据各部门“三定”方案和相关法律法规,对全县党委机关、人大、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机关和群众团体机关的廉政风险防控职权进行清理核查,并帮助有关部门修订编制职权目录,有力推进了全县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廉政风险防控职权清理核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