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微博的距离和政务的距离

访问次数: 806                        发布时间:2013-01-16

[字体: ]

【编者按】政务微博2011年快速发展以来,已成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平台,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政务微博未来的发展该有怎样的演变,能否为自己找到正确的位置,以走得更稳、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新华网《新华网评》栏目策划推出“政务微博新观察”系列网评,与您一起探讨。

 

“政务微博新观察”系列网评之二:

周继坚

    微博时代,信息交流更加便捷,政务微博也风生水起。用键盘和鼠标表达意见、反映问题,既省事又快捷。然而,和微博上的“热闹”比起来,现实中一些部门和地方的政务微博“线上热、线下冷”,甚至线上线下都比较冷的现象,也常为人诟病。

    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微博的距离近,而政务的距离远。就政府部门而言,“陌生”和“漠视”都会带来微博上的距离。一方面,一些干部对新事物不敏感,对新工具、新手段不熟悉;另一方面,一些干部对民意重视不够,对网上民意自然就反应迟钝,让网民觉得政府离得有点远。对网上民意的态度和回应的速度,决定了微博的距离。

    其实,微博的距离容易近,而要真正拉近政务与百姓的距离,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微博可以说情况、摆问题、表­态度,但不具备“线上”办理政务的能力。

    毋庸置疑,微博呈现的言论和现象,并不代表整个社会的真实情况;使用微博的群体,也不能代表全部的民意。对于网上反映的情况和表达的诉求,要进行现场走访、调查研究,寻找症结,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在线下。都需要干部们动脑子,动双脚,动感情。

    政务工作不是“一微就灵”。光靠微博无法缩短政务的距离。对于积极开通政务微博的政府部门来说,要真正把从微博上搜集来的意见和问题处理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和心思。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微博回应民意关切,但无法用微博替代全部的政务。这也是一些人感觉政务微博“不给力”,一些政府部门视微博为“鸡肋”的原因所在。

    政务微博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政务反馈渠道,可以是政务管理的一部分,但绝不是政务工作的全部。将“线上”反映的问题,拿到“线下”第一时间去核查去解决,这才是新时期政务工作的正确路径,这才是对政务微博的正确认识和科学运用。如此,才能真正确立政务微博的公信力,才能真正拉近政务工作和百姓之间的距离。

 

 

“政务微博新观察”系列网评之一:

温 馨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政务微博正面临“向左”还是“向右”的选择。政务微博的发展该有怎样的演变?未来的政务微博该是怎样的“相貌”?能否为自己找到正确的位置?新一轮未知考验的来临,需要我们有新的共识。

    微博的诞生,为各级政府进行社会管理提供了新工具,但也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在政府、民众沟通与推进社会管理方面,既有“不微不行”的鞭策,也有“微了也不行”的困惑。

    网上舆论的纷繁复杂,网民对诉求渠道的渴求,特别是对微博表现出的某种将林林总总的社会问题“毕其功于一役”的求解期盼,以及不少政务微博仅仅停留在政府展示形象、发布信息的窗口,形成较大反差,致使一些政务微博刚刚起步便“迷”了方向。犹记十余年前,政府门户网站的出现让很多人对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公寄予了过多过高的期待,多年过去,政府网站似乎并未达到想象中那么“美好”。政务微博只是政府与网民互动的迅捷渠道之一,网民不宜过度期待、“缘木求鱼”,政府部门也不宜过估自己的力量,认为政务微博事事能办。

    从政府职能、网络特性、微博特点等多角度考量,“问政、回应、服务、动员”八个字更适于作为政务微博定义的“关键词”,也应该成为它的定位。“问政”连接微博两端主客体,是政务微博的“亮点”;“回应”是民众最喜闻乐见的政务微博活动,是政务微博“立身之本”;“服务”正在成为民众对政务微博的新要求,但从目前微博技术发展状况看,更多囿于服务类信息发布,网民寄望的“微博办公”还要假以时日;“动员”是政务微博要研究的新课题,意指政务微博应当更注重组织各界力量参与社会管理活动,成为公民社会管理、建设的“牵头人”。以2012年北京雨灾中民众自发的救灾表现为例,政府可以而且应当在类似事件中履行发起、动员的职能,政府部门的适当介入,能让社会行为变得更加有序和高效。

    随着社会沟通机制的逐渐畅达,以及民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程度的有序深入,对诉求渠道、机制的“饥渴”表现或将逐步减退,而非一味诉诸网络、“迷信”微博,这是一个成熟社会的应有之意和必将向好的过程。在“向好”的过程中,对政务微博发展和认知的理性回归,是前进过程中的必然发生,希望这个必将发生的未来能尽早到来。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