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履职建睿言 服务发展献良策

访问次数: 1186                        发布时间:2013-01-18

[字体: ]

十届省政协紧扣全省大局,发挥人才汇聚、智力密集优势,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建言生态强省建设、献策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探讨居民收入倍增路径……回眸十届省政协走过的5年历程,人们发现,在全面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征途上,留下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参政议政的闪光足迹。

  助推加速崛起——

  100多条建议被吸纳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中去

  “省政协《建议案》对省委、省政府《指导意见》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和帮助作用”。省委办公厅给省政协办公厅函复,充分肯定政协“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建议案的价值。

  收入问题直接关系百姓“幸福指数”,省政协瞄准这一课题,依托资政会平台,先后发出2949份有效书面问卷和6000份计算机、电话问卷调查,征集各类建议200多条。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精心推出建议案,从提高城乡居民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其中36处内容被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十二五”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的指导意见》吸收采纳。省委书记张宝顺将此次资政会称为政协发挥作用的“成功范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 “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增,众多中小企业严重“供血不足”,促进地方金融体系建设,畅通“输血”渠道,助解广大中小企业燃眉之急,被省政协确定为十届十八次常委会议主题。

  省政协广泛组织各民主党派、政协委员和基层政协开展联合调研,召开座谈会29场,参加座谈发言近500人次,收集大量第一手材料。专题常委会议形成的建议案得到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其中33条合理建议被吸收进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中,推动了我省金融业发展。

  5年来,省政协积极创新资政会、专题常委会议、界别民情民智座谈会等履职平台,围绕加快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加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点课题建言献策,先后有100多条意见建议直接进入省委、省政府决策,为我省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经济强省发挥了重要作用。

  助力文化繁荣——

  广大委员积极建言,黄梅戏等地域文化名片“越擦越亮”

  “黄梅戏在故乡再度发扬光大,是政协委员的共同心愿。 ”日前,第六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在安庆成功举办,省政协委员、省黄梅戏剧院演员君喜在心头。近年来,由于政协委员的持续关注和奔走呼吁,在安庆,以黄梅戏为“主菜”的文化旅游大餐日益受到海内外游客的欢迎。黄梅戏会馆、黄梅山庄每晚都定时有黄梅戏表演,节假日或大型活动期间,黄梅戏艺术中心和再芬黄梅戏艺术剧院还演出整台黄梅戏,成为很多游客夜间文化旅游生活的必看节目。

  徽文化是安徽亮丽的文化名片。保护和挖掘徽文化,委员们不遗余力。致公党界别委员和安徽大学“徽学与地域文化”课题组通过调研,提出加强徽文化生态保护,实施徽文化推广工程,弘扬徽州重商文化,培育创业文化等建议,受到有关部门重视,最终促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

  5年来,省政协助力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打造“地域文化名片”,围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管理和繁荣、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地域文化传承和研究等课题,开展调研视察,多次召开有关专题会议,提出一系列前瞻性建议。

  2012年我省出台的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中,多处闪烁着政协委员的智慧结晶。在“加速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中,采纳了周建强常委提出的“科普”产业内容……委员们的真知灼见,促进我省走出一条徽风皖韵与时代特征相融合的文化发展繁荣之路。

  助建生态文明——

  持续多年关注推动,太平湖、新安江生态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12年,在省政协持续多年关注和推动下,黄山太平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被成功列入国家环保部、财政部湖泊生态保护范畴,获得首批4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消除太平湖现有及潜在污染源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

  省政协拓宽履职范围,多形式、多渠道参与生态强省建设。早在2010年,省政协就积极参与全国政协组织的千岛湖水资源保护专题调研,就建立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得到全国政协重视和采纳。2011年,在全国对口协商会上,省政协与国家有关部委积极沟通,进一步反映我省意见与诉求,促成了全国第一个跨省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建立了每年5亿元的水环境补偿资金,使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我省面临的突出问题。省政协组织专题视察,针对共性及突出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认为,视察报告内容翔实,反映问题客观,所提建议指导性较强。所提五个方面建议在随后省政府出台的有关意见中得到充分体现。

  PM2.5监测等生态环境话题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关注,委员们为此倾注了更多精力。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生态强省”战略后,省政协迅速跟进,钱江委员在《加快PM2.5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中,建议建设省级、地市级灰霾监测系统,建设市县级PM2.5监测网络,建设各地灰霾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及时预警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等。省环保厅认真办理,促成安徽省“十二五”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规划出台。(聂扬飞)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