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两会”大幕徐徐拉开。新一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踏上安徽最高议政台,他们如何看待这几年发展变化?带来了哪些社情民意?对未来有怎样的构想?本报记者深入采访部分代表委员,倾听他们的心声。
看发展——
“心里说不出的自豪”
过去五年,安徽综合实力跃上崭新平台,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回首极不平凡的五年,历数身边发生的变化,许多代表委员信心满怀、神采飞扬。
“我们村有1300多人,五年前人均纯收入只有4600元,现在已经达到8000多元,几乎翻了一番……”省人大代表、六安市叶集试验区三元乡童桃园村党总支书记杨文俊兴奋地说,随着农民收入增加,原先的草房、平房换成了小楼房。
“咱农村人精神面貌也大不一样。 ”杨文俊说,这两三年,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回到村里,办起了羊毛衫厂、皮件厂、精米加工厂等,带动了周边农民就业。 “有些年轻人不会干农活,以前闲来无事在家搓麻将,现在有个班上,不但挣到了钱,而且精神头更足”。
“5年来,安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夺得全国多项‘第一’,我们心里说不出的自豪! ”省政协委员、省徽京剧院副院长李龙斌说,安徽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一批精品力作和文化品牌在全国都有影响。我省艺术家深入挖掘徽文化的宝贵资源,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进一步扩大了安徽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随着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这几年我省教育工作有很大突破。 ”省人大代表、合肥五中高三语
听民声———
“我们就是老百姓的‘代言人’”
1400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来自全省各地、各条战线,在他们身后站着6800万父老乡亲。他们带来充沛的民意,步入会场,为人民立言。
“我是安徽永安建筑有限公司的钢筋工班组长,是一名农民工代表。 ”今年40岁的李冰代表声音洪亮。虽然当选只有10多天,但他在会前做了许多功课,征集了一些农民工兄弟的期盼和心愿,带到了会上。
“总体看来,大家的愿望很朴实,就是希望生活越来越好。比如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完善各类社会保障,解决好看病难和子女就学难等。”李冰表示,希望通过人大代表的身份,尽可能为保障农民工兄弟合法权益鼓与呼。
“人大代表就是老百姓的‘代言人’。”杨文俊代表告诉记者,由于工作在农村,生活在群众中,群众的冷暖、百姓的呼声、基层的实情他都会关注。乡亲们希望省“两会”给农村带来更多利好政策。“期盼国家和省里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整合教育、卫生等资源,真正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为老百姓谋求实实在在的利益。 ”
“农村中小学硬件设施如何进一步改善?教师的教育观念怎样跟上信息化时代发展?农村师资力量流失现象如何避免? ”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完颜旭辉代表表示,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促进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切实破解难题,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话责任———
“倍加努力,奋发有为,建设美好安徽时不我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安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有复杂严峻的挑战。未来何去何从,关键在于如何作为。对许多代表委员来说,“责任”二字重如千钧。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中医学院教授戴敏今年当选省人大代表。这些年,她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下班都要认真浏览报纸上的新闻资讯。“这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履职尽责的必要准备。 ”今年,她对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尽量让自己跑在政策的前面,前瞻性地考虑政策推行后可能遇到的现实瓶颈,这样才能为决策者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
“我们打造生态强省,必须加大湿地保护力度。 ”省政协委员、省自然保护管理站站长顾长明说,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这一次,他有备而来,一系列有关湿地保护的“金点子”酝酿已久:“建立健全湿地保护法制体系和政策体系”“安排湿地保护专项资金”“提高湿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科技含量”……“建设美好安徽,我们要倍加努力! ”他坚定地说。
“作为政协委员,我可以更好地从宏观层面,对完善社会制度建言献策,让更多群众从中受益。 ”省政协委员、安徽天瑞律师事务所主任周世虹说。他对法治社会建设情有独钟。“尽快制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登记规范性文件”“加大破产案件审理力度、规范企业退出市场机制”等一系列提案已经准备完毕。 “我期待能在我省参政议政最高舞台上,为推动民主法制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吴林红高城 聂扬飞)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