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无限生长的空间”
——中国高校以“最激进改革”破解“钱学森之问”
新华网长沙
从人事管理、本科教育、学位教育、研究生教育到科技体制、医学教育,在历经1年综合改革后,一系列数据让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院士信心更加坚定:“新学年,学校将继续深化改革,建几个大科研平台,多出几个大成果。”
(一)
中国高等教育广受关注,但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总是“冒”不出杰出人才——8年前的“钱学森之问”,一直是横亘在无数高教工作者心头的巨石。
2011年11月,曾在教育部多个司局担任过领导职务的张尧学出任中南大学校长。“中青年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和学科交叉型人才匮乏,名师、教授上本科生讲台不多,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范围不够……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将失去许多发展机遇。”张尧学认为,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坚持特色立校、特色强校,走面向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以教授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中南大学由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于2000年合并组成,是一所学科齐全、工学和医学见长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首批“211工程”高校、“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有7万多名师生。
2012年2月底,这所地处湖南长沙的重点大学推出以人事制度改革为龙头的一揽子改革计划,改革领域之多、力度之大,被教师称为“最激进改革”。
讲师不上课,教授
(二)
一年过去,在中南大学,除艺术、体育等少数专业外,本科生课程已
法学院讲师毛俊响说:“现在的政策既带来了生存危机,也带来了发展契机。这实际上是一场‘治庸风暴’。”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