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们圆“读书梦”,那曾是我的梦

访问次数: 1163                        发布时间:2013-03-25

[字体: ]

对话人: 本报记者 吴林红 全国人大代表、“最美洗脚妹”刘丽 省文明办常务副主任 朱训义

开栏的话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了每个人的共同“给力”,国家社会才能不断前行,更多的人才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努力圆梦,从而凝聚起推进民族复兴的中国力量。本报今日起推出“中国梦,我的梦”系列对话,本报记者与嘉宾回味奋斗历程,共话国家梦想,凝聚前行力量。

 

  人物小传

  她来自皖北农村,14岁因贫辍学,随即外出打工,为生计奔波。 2000年,她到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虽然辛辛苦苦挣的钱不多,但她把节省下来的钱,慷慨地捐给贫困学生,让许多孩子圆了读书梦。她被网友誉为中国“最美洗脚妹”,2010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1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2013年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记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和力量源泉。你在现场听了,当时有什么感想?

  刘丽:我特别感动,尤其是听到“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心声啊。每个人都有梦想,有机会就要奋斗,就要勇敢地实现梦想。

  朱训义: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人的梦。 “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人的夙愿、无数人的期盼,既是对中国人共同命运中凝聚的感情和力量的表达,也是对普通人希望和追求的表达。

  读书梦折翼,踏上打工路

  记者:小时候常常有人问: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刘丽,你当时是怎么回答的?

  刘丽:我想当一名老师或者一个医生。

  记者:当时打算怎么实现这个梦想?

  刘丽:农村孩子要改变命运,只能好好读书,我就使劲读书。

  记者:你当时的成绩怎么样呢?

  刘丽:一个乡镇有17所小学,我的成绩一直是前几名。

  记者:如果一直读下去,你完全可以实现梦想。

  刘丽:是的。可是家里负担太重了,我初一只读了一个学期就下来了。

  记者:你很小就出去打工,当时心里怎么想?

  刘丽:想法很简单,就是多挣一点钱,让弟弟妹妹有书读,让爸爸妈妈有钱花。

  朱训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就要为家里分担,这就是一种责任感。我想,这也是你不停打拼的动力。

  洗脚妹助学,放飞新梦想

  记者:这些年在外打工,有没有特别无助的时候?

  刘丽:1999年刚到厦门打工,一开始就不顺,没地方住甚至没有饭吃,带的钱也花完了,一下子走投无路了。我又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只好去捡废品,捡易拉罐卖钱。有一次实在没办法,就把一直没舍得剪的长头发剪了,卖了30块钱。我就靠30块钱维持生活,直到有份工作。

  记者:后来,你当了洗脚工。这份工作很苦很累,在一些人眼里没什么社会地位,甚至容易遭人误解,你怎么看?

  刘丽: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我们付出的是辛勤汗水,挣来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净的。

  记者:你打工挣钱不容易,为什么还要把辛苦攒下来的钱捐给别人?

  刘丽:我不想那些家里穷的孩子再走我的路,不要再像我一样有遗憾。

  朱训义:就像古人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许多人做好事,出发点很简单,就是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于是有了帮助别人的想法,并付诸行动。我想,刘丽也是这样。可贵的是,她一直坚持下来。

  记者:刘丽,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

  刘丽:前些年,厦门有个贫困学生,他父亲因病去世,爷爷奶奶年迈在家,母亲一个人在工地打零工,挣钱养活一家四口。当我把学费送到他家时,孩子奶奶拉着我的手泪流不止,尽管她说的方言我一句也听不懂,但她的眼神我能懂。就是这样的触动让我坚持下来。

  记者:这也是为了你的梦想坚持?

  刘丽:是的。为了实现梦想,我可以吃很多苦,但无怨无悔。

  朱训义:从当初要供养弟弟妹妹,到后来资助贫困学生,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是无私的,你的爱心是博大的。

  记者:别人打工挣了钱,都买房买车了,刘丽,你就一点都不羡慕吗?

  刘丽:有时候也有点羡慕。但是转念一想,我觉得我做的事情更有意义。

  记者:20105月,刘丽入选“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我们知道,像刘丽这样的好人,在我省还有不少。

  朱训义:据我们统计,自20085月以来,安徽共有700名好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在各省区市中位列榜首。因此,有中国好人的“安徽现象”这一说法。安徽好人群体代表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树立了“厚德安徽”的良好形象。

  爱心像火炬,梦想有力量

  记者:你现在还想读书吗?

  刘丽:现在是想读点书,主要想学一点中医基础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

  记者:自学吗?

  刘丽:全靠自学。每天晚上,不管忙到几点,我都要看两页书,才能踏踏实实睡觉。

  记者: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刘丽: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将来发起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募集更多资金、凝聚更多爱心,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记者:你觉得有能力实现这个梦想吗?

  刘丽:我不敢说有这个能力,但只要我努力,就一定会有机会。我想,爱心就像火炬,只要我们接力传递,爱心就会绵绵不绝。

  朱训义:有梦想才有力量,有行动才有改变。刘丽正是用她简单的人生轨迹,诠释了梦想的无穷力量。凭着一步一步的行动,她用自己的辛劳和爱心,成为大家心中的道德偶像。

  记者:朱主任,您觉得刘丽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朱训义:刘丽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一开始为了小家去打拼,后来为了更多的人,她的梦想渐渐变大。她把个人梦想融入到家庭、社会、国家当中,成就自己的美丽人生,也助推他人梦想的实现。我们每个人不论什么职业,也不论身处什么岗位,只要能够坚守自己的梦想,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伟大的“中国梦”当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形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助推“中国梦”早日实现。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