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认为——
大别山旅游得打响“红”“绿”招牌
大别山旅游的美好前景是毋庸置疑的,不过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昨天,首届“畅游大别山”旅游高峰论坛在金寨举行,来自业界、学界和主管部门的专家提出,大别山旅游应该打好生态环境的“绿”招牌和革命历史的“红”招牌,并通过推出一些有创意的旅游体验产品,让旅游变得趣味化,更具休闲度假特色。
“绿”招牌 可以发展度假旅游
合肥工业大学旅游规划研究所所长张鑫表示,生态是大别山最大的卖点,现在国家出台了有关创建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文件,大别山就可以申报,在全国树立生态旅游的标杆。他认为,大别山可以发展度假旅游。“度假旅游和观光旅游,是会出现并存的,各有客源。”
安徽大学旅游系副主任李经龙也建议大别山做“慢旅游”的休闲度假试验区,增加体验式的旅游产品。他表示,大别山处在合肥、武汉等大城市的包围下,不愁休闲度假的客源。
此外,专家们还建议大别山旅游充分利用国家地质公园的名声,建立一个地质博物馆。
“红”招牌 缺少大型的革命博物馆
“大别山现在的问题是‘绿得不深,红得不透’。”合肥市旅游局副局长唐德鹏分析认为,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说起来很多,但看起来很少。“比如现在大别山区域有很多革命博物馆,但是非常分散,规模很小,建议建一个大体量的红色旅游博物馆。”
“红色旅游资源,如何吸引年轻游客?那就要把红色旅游趣味化。”李经龙建议,大别山可以开发红色旅游体验区,“延安就推出了《梦回延安保卫战》,北京也有《亮剑——大别山》的大型实景演出,我们都可以借鉴,把演艺产品也开发出来。”
专家们还表示,由于交通的因素,大别山旅游现在形成了几个副中心,像潜山、岳西、金寨等,但是大别山还缺少一个真正的旅游中心。唐德鹏表示:“大别山不仅需要推出一条核心精品线路,还要建立一个真正的旅游集散中心。”(记者 陈丽卿)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