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防意识深入人心

访问次数: 1273                        发布时间:2013-03-29

[字体: ]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关于检查国防教育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报告侧记

 

新形势下如何强化国民的国防意识?怎样让普通百姓更好地了解国防知识? 3月27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分组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围绕关于检查国防教育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

  3月上旬,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安徽省全民国防教育条例(试行)(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检查发现,全省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规定职责,国防教育重点对象突出,教育普及逐步深入,营造了全社会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良好氛围。

  但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部分干部群众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有所淡化。针对这一问题,秦亚东委员表示,如何在和平年代树立全民国防意识,居安思危,需要在思想认识上提高。部队可以发挥优势,更加有所作为,与地方一起把国防教育从军营推广到社会。

  “现代战争与传统战争差异很大,传统教育方式已不适应,国防教育转型刻不容缓。 ”庄立权委员的观点得到其他委员广泛赞同。陈波委员认为,国防教育首先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主题要鲜明突出,针对性要强。他建议,现阶段国防教育内容一定要突出海洋战略意识,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关部门可及时做出权威解读。

  “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国防教育知识。 ”赵良庆委员认为,国防教育方式方法可以不断创新,可在体制机制上支持社会民间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充分发挥社会上各类协会、学会、俱乐部作用,提升国防教育水平。 “同时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把国防教育与安全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让老百姓更好接受。 ”

  审议中,围绕目前国防教育存在的“重点教育好于普及教育、集中教育好于经常教育、行为教育好于理论教育”状况,委员们认为,要进一步推动国防教育的平衡发展。 “既要突出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和企事业单位这几个重点,也不能忽视全民普及。 ”余焰炉委员说,国防教育要围绕经常性和普及性,针对不同形式人群开展不同的教育方式,达到好效果。

  “落实‘一法一条例’,难点在实现全覆盖、常态化,关键在抓住领导层和骨干层。 ”张荣国委员认为,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重要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必要保障。他建议,把国防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年度工作全盘、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纳入领导班子管理目标,定期考核,兑现奖惩。

  “执法检查中发现,全省中小学校国防教育教材因治理乱收费被排除在教辅教材之外,愈发凸显经费保障的重要性。 ”曹云霞委员建议,将开展国防教育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年加大经费投入。教材保障可借鉴国家及相关省份现有教材,按照《全民国防教育大纲》要求,组织力量编写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教材,增强国防教育教材系统性和规范性。

  “现有的《安徽省国防教育条例(试行)》至今已有22年,是全国第一件有关国防教育的地方性法规。 ”吴平委员表示,为加强国防教育法制保障,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将修订该条例纳入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高城)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