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熔铸城市之魂
——芜湖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纪实之一
芜湖城市风光陈立希摄
“说起芜湖,就让外界想到什么?想到‘傻子瓜子’,想到奇瑞、方特。这些都体现了芜湖的创新特质,是城市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央文明办负责人一次来芜湖调研时,作出如此评价。
创新引领,夯实创建之基。 2002年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以来,芜湖孜孜不倦,不断推进,先后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2011年,芜湖荣获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
“自主品牌领头羊”奇瑞,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中部城市第一……创新创造成就“创新之城”
3月初,日内瓦国际车展,现场唯一的一张“中国面孔”成为最闪亮的主角。奇瑞TX概念车,以其先进的设计理念、完美的造型,一举斩获唯一的“2012年度最佳概念车奖”。这是中国汽车品牌产品首次获得汽车设计的重量级国际大奖。 “这不仅是对奇瑞汽车的赞赏,更是对中国设计、中国创造的肯定。 ”奇瑞“掌门人”尹同跃,用“出乎意料”和“很提气”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高擎自主创新旗帜的奇瑞,是江城别具一格城市特质的集中体现。 “创新理念已为芜湖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为文明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芜湖市委书记高登榜说,文明水平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以创新引领产业发展,芜湖注重“软硬”措施兼施,坚持全市域外在形态的改造,推动思想道德建设、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形成全社会参与文明创建的良好氛围。
“开放、诚信、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凝聚起发展的“精气神”;“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创新文化,让这座城市始终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无论是当年号称‘中国第一商贩’的年广九,还是‘中国自主品牌领头羊’的奇瑞汽车,无一不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芜湖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潘朝晖说。
2000年以来,芜湖市在全省率先建设“市民心声”网站并入选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在全国首创医药分开改革,成为全国唯一农田水利投资体制改革试点……短短数年间,多项社会关注的改革率先在芜湖实现突破,一个个标志性的创新创造元素,成就了芜湖创新之城的美誉。2011年,《福布斯》杂志对中国大陆129座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排名,芜湖位列第18位,居中部城市第一。
“无中生有”打造“东方迪斯尼”、“动漫之都”,率先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文化创新提升城市软实力
一会儿鱼儿游到了脑门前,一会儿小螃蟹密密麻麻地向你爬来,让人不时用手触摸着逼真的影像……
文化是城市的血脉。芜湖市善做“无中生有”文章,围绕建设区域文化中心目标,着力打造文化强市。借力方特,芜湖实现了文化产业的高起点腾飞,形成了“创意+文化+科技+旅游”的产业特色。芜湖市连续举办数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吸引海内外的数百家动漫企业参展,投资交易额累计实现数百亿元,芜湖也由此获得了“动漫之都”的美誉。现今,神山雕塑公园、大浦乡村世界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建或在建,芜湖正加速成为“创新之城、欢乐之都”。
“早在2006年,芜湖就在全省率先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将10家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芜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段玉嘉介绍,目前,市、县区两级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变“花钱养人”为“花钱买服务”,变办文化为管文化。2009年以来,芜湖市连续三次被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荣誉称号。
报告会、故事会、青少年演讲比赛……一系列多姿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展示徽文化的独特魅力。相继推出的“江城人文论坛”、“市民学堂”、全民读书月等大型公益活动,强化芜湖文化活动品牌。遍布社区、街道、乡镇的文化服务平台,全面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让群众享受着均等化文化服务。 2012年,芜湖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站)每周开放时间均在56个小时以上,免费服务项目90余个。
“市长上路”逐级负责,测评与奖惩挂钩……制度创新推进创建常态
作为一项创新,“市长上路”制度,在芜湖市已坚持19年之久。市领导深入文明创建工作一线,现场办公解决“老大难”问题。由此,带动“县(区)长上路”,形成了逐级督查负责的机制,提升了各级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与解决问题的实效性。芜湖把争创的决心,硬化为坚定的恒心,固化为有力的制度,推进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
“变人管为技管,变突击为常态”。2011年,芜湖市在全国首次开发启用“文明单位动态化管理系统”,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创建途径,创新创建模式,让文明创建活动“随时可见”。 “创建活动重在平时,贵在经常,难在管理。 ”市文明办主任窦德长介绍,动态化管理系统的运用实现管理数字化、档案电子化、考核智能化,让“软指导”成“硬约束”,让“粗放式管理”成“精细化管理”,变文明单位“被动创建”为“主动创建”,提升了创建效能,受到中央文明办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将测评与奖惩挂钩,芜湖市采取创建保证金、工作问责制等举措,委托外省民意调查中心对各县区文明程度指数实行月测评,依据每月测评结果实施奖惩,同时将测评结果作为全市县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县处级干部年终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黄永礼)
创建常态化打造幸福城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贵在创新,难在长效。多年来,芜湖依托深厚创新禀赋,持之以恒推动创建,提升文明程度,塑造城市形象,有力推进了“创新芜湖、优美芜湖、和谐芜湖、幸福芜湖”建设。芜湖的实践证明,坚持不懈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一个城市推进科学发展、创造幸福生活不竭的力量源泉。
芜湖市一直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同时,注重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切实回答新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课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方位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因之,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把创建的决心化为坚定的恒心,把创新品格固化为创建品牌。芜湖注重推进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在软件上创新载体,打造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创建品牌,有效克服了“一阵风”、“两张皮”和松懈滑坡现象。同时,形成逐级督查负责的体制机制,有力提升了各级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与解决问题的实效性。
群众满意,是衡量创建成效的根本标准。芜湖市坚持创建为了人民,让人民共享创建文明成果,赋予创建更加深刻而丰富的内涵。芜湖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把争创化为干部群众共同的责任和追求,提高争创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同时,把创造优美环境、提高市民素质与切实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结合起来,让百姓实实在在感受文明创建带来的实惠和变化,有效实现了全体人民共创文明城市,共享文明成果。(安徽日报评论员)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