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务环境,在不断改进中优化

访问次数: 1105                        发布时间:2013-04-08

[字体: ]

着眼于打造推进发展的新优势,我省以改革为动力,优化政治生态,提升行政效能——

政务环境,在不断改进中优化

【开栏的话】

  努力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是现阶段安徽的奋斗目标。在这共同梦想鼓舞下,全省上下树立更高标杆,各项工作创造了新业绩,实现了新跨越。安徽日报今起开辟专栏,选择一批“三个强省”建设中的探索、实践和创新进行述评。

  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提升效能

  ——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推行并联审批等制度

  视点:“一次性递交材料、一个窗口办结,既缩短办事时间,也免去在不同部门间的奔波之苦。 ”时代出版传媒公司的吴先生,在拿到今春中小学教材零售价格批复件后,对审批服务效率十分满意。这项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因采取并联审批机制,只用20个工作日就办结,较以前缩短一半时间以上。审批的“皮球”在不同部门间踢来踢去,曾是导致审批效率低下的一大顽疾。我省总结经验,推行并联审批等办法,倒逼审批部门提高效率。目前,省物价、新闻出版、卫生等多个部门间已建立此项机制。

  今年1月初,省政府宣布将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一半以上。削减之后,如何让剩下的审批事项办得快、办得好?我省在创新审批体制机制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推行并联审批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先后在25个省直部门进行三批试点后,今年,我省将改革向所有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省直部门推开。未来,各部门都将实现审批权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该机构向省服务中心集中,审批人员和事项进驻中心到位、向窗口授权到位,全面建立以窗口为主导的审批运行机制。

  “行政审批是行政权力最为集中的领域,也是政府履行经济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 ”省委党校教授王星闽认为,后发地区争先进位,必须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让看准的投资项目能以最快速度落地,才能在产业转移的大潮中,提升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以信息公开为保障规范政务

  ——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密集晒出“权力清单”

  视点:接待用餐每人每天不超过90元、宴请标准低于人均100元、住宿费自行解决……今年3月,省财政厅公布省直单位接待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接待用餐、住宿、交通等经费支出标准均详细公开。省纪委也于年初出台办法,公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考察及接待管理相关规定。信息全面公开,充分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就能让施政更加贴近民心,让发展更加符合民意。

  群众监督是促进政务规范运行的重要保障,而公开、透明,则是广泛发动群众监督的必要条件。 3月底,省政府公布2012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报告显示,去年全省重点围绕财政预决算、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招投标、生产安全事故、征地拆迁、价格和收费等8个领域,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55万条,涉及财政性资金、社会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管,重大建设项目和招投标项目,政府集中采购等多个方面。

  “除涉及国家安全需要保密的项目外,所有重大项目、资金安排和招投标信息全部公开。 ”省政府政务公开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政务公开的持续深化,给行政效率带来实实在在的影响。北京大学等机构去年研究报告显示,安徽省级政府行政透明度位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地方政府效率同样位居中部第一。

  今年3月以来,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司法厅等多个部门密集晒出“权力清单”,并公布行政职权实施主体、法律依据、承办机构、监督电话及运行流程图等。 “随着政务公开的进一步深化,政府官员渎职、不作为的情况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行政作为将会更有效、有力。 ”省委党校教授郝欣富表示。

  以转变会风为抓手优化作风

  ——会议活动明显压缩,会议形式得到改进

  视点: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未发生投诉及安全事故。 “从3月中旬到清明节期间,我们一直在各地奔波,检查祭扫服务情况。”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往年,一些地方管理部门偏向于通过开会、发通知部署祭扫服务工作安排。今年,各地管理人员普遍深入一线,现场督查祭扫服务准备情况。省委、省政府作出改进作风三十条规定后,各地各部门以会风转变为突破口,细化完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转变作风的长效机制。

  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曾是导致一些部门看似忙碌、实则低效的通病。去年底,省委、省政府明确每月第1个完整周为“无会周”。以此为契机,一股走出会场、深入现场的清新、务实之风,在机关单位劲吹。

  今年初,我省正式启动农民工维权专项行动。 “以往每年开展法律援助为农民工维权活动,我们都要举行一次声势浩大的启动仪式。今年,我们取消了启动仪式,把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更好地为困难群众服务中去。 ”省司法厅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陆勤玉告诉记者。省政府法制办不久前组织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培训会,尽管培训内容十分繁杂,但会议仅开了一天,会上主要介绍原则和大方向,具体细节则制成课件,上传到网络上,供会后学习研究。

  “转作风久久为功,重在‘常’、‘长’二字。 ”郝欣富教授表示,省委、省政府关于改进作风的态度十分坚定,各项规定也已细化,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追责机制,对违反规定的干部严格问责、坚决查处。 “作风问题关乎事业的兴衰成败。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必须依靠一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才能实现。 ”郝欣富说。(记者 汪国梁)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