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多年持续快速增长之后,我省投资能不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提供强劲动力?今年以来全省的投资运行态势,给出了令人充满信心的答案:1月至2月,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3.6亿元,增长23.1%,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分别居全国第6位、中部六省第1位。
弥补历史欠账:稳增长增后劲
——以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基本民生为重点,有效扩大投资需求,实现增投资、扩消费、惠民生的有机结合
2013年,受需求持续低迷、市场竞争加剧、宏观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传统优势产业甚至部分新兴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投资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加大,特别是制造业投资明显减速。年初,我省制定了投资增长20%的目标。
作为发展中的省份,我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加大有效投入,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的必然选择。去年底,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把积极扩大有效需求,摆在8项主要工作的首位。
“我省在交通基础设施、城市管网、农田水利、改善民生、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历史欠账较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村环境整治等领域的建设刚刚起步,人均投资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还比较大,继续扩大有效投入还有很大的需求和空间。 ”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分析,但在当前产能普遍过剩的大背景下,扩大有效投入必须加强项目的谋划和推进,更加注重投向、结构、质量和效益,重点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又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共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1月至2月,全省第一、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49.9%和26.7%;制造业投资增长21.6%,增速比去年全年回升了1.8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9.8%,增速比去年全年回升了7.7个百分点。全省新开工项目1655个,同比增长6%,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提高了10.6个和9.9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082.5亿元,增长24.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
激活重大项目:促转型领发展
——5237个“861”重点项目,比去年增加1700亿元投资,是扩大有效投入的主抓手
扩大有效投入,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是最主要的抓手。今年1-2月,我省一大批牵动力强的在建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备受市民关注的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前两个月完成投资2.65亿元,安庆800万吨/年油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已进入工程扫尾阶段。项目开工步伐加快,绩溪抽水蓄能电站、淮水北调先期工程郜湖大沟段工程等一大批项目陆续开工。
“今年总体上来看,大概有1300个以上超亿元项目需要新开工,大概有1500个超亿元项目需要全力推进,至少有400个以上的亿元以上项目能够建成投产。 ”在介绍年度重大项目情况时,张韶春如数家珍:“交通方面,新桥国际机场将开通运营,九华山机场也在试飞过程中;合肥的京东方8.5代线今年年底投产,会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其他还有文化类、休闲类、社会事业类如安居工程等项目都将陆续建成。这些重大项目不仅将是我省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重要支撑,也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亮点。 ”
以重大项目促转型、领发展,今年我省“861”计划初步安排重点项目5237个,年度计划投资约6500亿元,比去年增加1700多亿元。重点项目的投资方向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做大做强服务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大民生和社会事业、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投资。
拉动民间投资:添活力促就业
——民资准入以“非禁即准”为原则,打破“玻璃门”“弹簧门”后民间资本投入会有更好的表现
“像地铁这种基础设施建设等敏感的领域,民营经济都可以进,可以以股份制的形式进,未来我们会设置这样的平台。”
此次会议上出台了我省发展民营经济的“20条”,表明我省自去年年底动议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得到落实,也表明我省已经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实现我省经济总量争先进位、人均水平进入中等、居民收入赶上全国,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
“这是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发的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涉及面最广、要求最严的民营经济的文件”,省政府参事程必定在对“20条”点评时认为。
“力度最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在民资准入上以“非禁即准”为原则,全面放开投资领域,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参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农村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等,以及兴办非义务教育、医院和社会中介机构等。建立健全民营资本参与重大项目投资招标长效机制,促进民营资本投入重大项目建设。
过去5年间,我省民间投资由2401.3亿元增加到9016.2亿元,年均增长30.3%,比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4.8个百分点,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49.7%提高到59.9%。今年前两个月,我省民间投资1020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进一步提升到63.6%。
“民营经济发展关系我省经济的活力和后劲,在‘20条’的推动下,今年民间资本投入会有更好的表现。 ”省发改委投资处处长李晟充满信心地表示。(记者陆列嘉)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