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校“布子”
合肥七年内新建289所初中小学
多在二环外,老城区以改扩建为主;45中建两分校
家有新生或者即将有新生的家长,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关注家门口有什么学校。昨日,合肥市教育局公布《中小学规划》和《学前设施规划》,从中可以看出,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初中,未来7年,合肥市学校的数量与分布都将发生不小的变化。
七年后,合肥市中小学在校生将由现在的42万人增加到84万人,合肥需要新增近300所学校才能满足需求。根据合肥市《中小学规划》,城区外围将会兴建一大批学校,而中心城区中小学则以改(扩)建为主,其中合肥市45中再建新分校,合肥七中原址将改建为初中……这些都将是在2020年前完成的事情。
新建中小学多在二环外
根据规划,到2015年,合肥市将重点建设中小学95所,其中小学54所,九年制学校4所,初中29所,高中8所。到2020年,合肥市中小学在校生将由现在的42万人增加到84万人,新增中小学校数量也将进一步扩大。届时,合肥市新建、改扩建的中小学数量将达到635所,规划新增初中小学289所。
“新建学校主要集中在二环以外,中心城区中小学校由于位置、体量已经确定,所以内环以改扩建为主。”合肥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杰才告诉记者,现在合肥市中小学校分布的问题主要是不均衡。合肥市将通过新建、改(扩)建、撤销、合并等多种措施,进一步优化全市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市区学校规模偏小、二环以外学校偏少、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欠均衡等问题。
小学每班不得超过45人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合肥市超过70%的学校,班额都超过了45人/班,中小学规划方案中要解决的另一问题就是“大班额”。根据合肥市《中小学规划》规定,今后小学的班额不得超过45人,初、高中每班学生不得超过50人。“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教育的均衡到优质均衡的发展,争取对大班额的现象进行缓解。但是小班化、个性化教学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这是下一阶段将要完成的任务。”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对新建中小学的规模也作了明确规定,其中新建初中规模不少于24个班,不宜大于60班;新建普通高中规模不小于36个班。
合肥45中将新建两分校
老城区内要通过撤并整合来达到资源的优化,一批名校或者改扩建,或者办分校。在2020年之前,合肥市45中除了扩建桐城路校区建成60个班级外,还将新建36个班级的45中橡树湾校区,2015年前建成共计48个班级的45中庐阳产业园分校。包河区内,合工大附中、科大附中两校将搬迁;实验学校九珑湾校区建成36个班的九年制学校,青年路小学银杏苑校区二期扩建完成;合肥七中搬迁后,将在芜湖路原址上改建成一所有24个班的初中。瑶海区未来将撤并10所小学,其他几个区撤并学校数量都在4~6个之间。
滨湖新区再建一所高中
规划中也提及对于高中学校的设想。到2015年,合肥市将兴建8所高中。目前七所已经开建或者列入年度计划,分别是:北城中学;168中学新站校区;规划90个班的蜀山高级中学已完成立项;规划120个班的合肥新七中目前已开建;规划100个班的合肥新十中目前已列入年度建设计划;庐阳区还将规划建设迎松中学;滨湖新区也将规划建设一所高中。(张晓嵘)
再添502所幼儿园每所最多15个班
到2020年,合肥将有967所幼儿园;今年兴建67所
到2020年,合肥市幼儿的数量将达到24万,其中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瑶海区以及滨湖区、新站区的生源都在2万人以上,而城区将有967所幼儿园来接纳这些幼儿。从昨日公布的合肥市学前设施规划可以看出,到2020年合肥主城区将新增幼儿园502所,其中2015年前将布置建设175处幼儿园。
截至2012年底,合肥市“141”城市空间范围内有证幼儿园465所,近期将新增175所幼儿园。2013年合肥市将兴建67所,其中蜀山区11所,为数量最多的区域。
幼儿园和小学初中不同,对班额的限制更加严格,从而保证师资能兼顾到每个幼儿。根据规定,合肥市幼儿园办园规模以9~12个班为宜,最多不超过15个班,生均占地面积为9.4~
新增的幼儿园并非全部都是新建的,还包括改造一些具备办学条件的无证园等。(张晓嵘)
相关信息:
新建学校主要布点城区外围(图)
小学生均用地“涨”
【读懂规划】
合肥市《学前设施规划》和《中小学规划》让省城市民全面了解合肥市未来基础教育布点。未来合肥市新建和改扩建的中小学、幼儿园着眼于实现“布局基本合理、建设全面达标,发展相对平衡”的目标,新建学校主要布点在城区外围。同时全面提高学校规划建设标准,小学班额每班45人,初中50人。生均用地小学不低于
定点学校有望全面放开
合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此轮新增学校也主要着重布点在城区外围,多在二环外。这样一来补充新区居民的教育资源,二来让每所学校辐射面积缩小,孩子上学不用跑远路。
为此,规划不仅涉及四个老城区、三个开发区、滨湖新区,还对北城片区、上派片区、店埠撮镇片区三个新片区的学校布局进行了明确。其中包河区、滨湖新区、新站区学校新建数量较大。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合肥市未来是逐步增加定点学校数量,最终实现全面放开。对于残疾儿童等特殊儿童的入学,未来则主要通过现有学校不断扩大规模来实现。
按人口规模800万人规划
此次规划最大的亮点就是可操作性,规划的范围、标准、建设幼儿园和学校的数量等内容都有指标量化。记者看到,截至2012年底,全市有证幼儿园共465所,按照规划,到2020年,幼儿园数量将达到967所,2015年前规划新建、改扩建的幼儿园就有175所。中小学截至2012年合肥主城区共338所,到2020年,要达到635所。
合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规划是预计2020年规划区人口规模将达到近800万人,人口比现状增加近380万人;适龄幼儿规模将达到24万人,中小学在校生将有现在的42万人增加到84万人。从目前来看,规划中的部分内容可能“超前”,但是考虑到目前老城区班额过大等尴尬现状,为发展提前预留空间。
相同区域内学校密度更高
在《中小学规划》中,人口比例变化趋势及合肥现状分区千人指标等同样是重要标准。
人口数量方面,从2004年到2010年,合肥市0—14岁人口比例逐年下降,从最初的20.21%降至14.05%。
千人指标是指每千人居民中拥有的学生数,千人指标的高低,直接反映城市中学生生源总量的大小,也影响着学校在城市布局中的空间密度。合肥市目前各城区千人指标平均48.90,初中平均25.35。而最新规划中千人指标标准小学生60人/千人,初中生30人/千人,高中30人/千人,均比目前有所增长,这也意味着未来合肥中小学在主城区城市布局中的密度更高。
拒绝超大班额给孩子多点“空间”
新规划中,合肥市小学每生用地将从不低于
目前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中规定,城区小学一般不少于12个班,班额一般不超过46人;初级中学规模一般不少于12个班,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 “合肥市班级学生数规划为:小学45人/班,初中50人/班。 ”从合肥市教育局给出的参考数据看,天津、青岛、重庆、深圳、南京等学校班额也为这一标准。
合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释,之所以把班额确定在小学45人,主要是结合合肥实际。目前合肥市区小学2012年班额度达到45-55人的比例占47.6%,达到56-65人的占22.64%,也就是说70%都超过了45人的班额。小班化、个性化是未来下一步的目标。
幼儿园方面,“目前合肥市现状有证幼儿园生均用地面积为
五个渠道保证资金到位
合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进入新世纪以后,合肥市的教育投入呈大幅度增长。目前合肥市的教育投入主要来自五个渠道。政府财力、教育税附加、土地出让金中规定投入教育的部分、小区教育设施配套费和社会各界的捐赠。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是分期分级进行,在市本级支持下,区一级是建设主体,两级财政共同保证资金最终落实。
学校建成后“软件”的投入,则按照“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努力实现均衡到位。(安徽商报 刘媛媛、张沛)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