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国务院已经三次提及简政放权。
第一枪
这表明,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国务院职能转变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职能转变的第一项就是“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可见放权在此轮改革中的重要地位。详细>>>
第二枪
时隔不到两周,国务院决定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与此同时,涉及资本项目可兑换、户籍制度、铁路投资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也被纳入新一届政府今年的改革任务清单中。
会议确定今年在行政体制、财税、金融、投融资、价格、民生、统筹城乡、农业农村、科技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并列出了九大领域的改革清单。
接连不断的改革举措,再次让人们感受到新一届政府推进改革的决心和实干作风。详细>>>
第三枪
李克强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李克强表示,要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投资项目和资质资格等的许可、审批,切实防止审批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
李克强指出,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食品、环境、安全生产等领域群众高度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要重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让不法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价。要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把政府工作重点放在“保基本”上,在非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更多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作用。必要的行政审批也必须规范,防止滋生腐败,做到标准明确、程序严密、运作透明、制约有效、权责分明。要腾出更多精力抓大事、议长远、谋全局,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坚决完成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等硬任务。
“这次勾画的是行政体制改革蓝图和总纲,也是对行政体制改革路线图的总体审议。”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个月来新一届政府快马加鞭,凸显了推进职能转变不拖不等、言出必行的决心。详细>>>
新一轮转变政府职能大幕已经拉开
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的新一批行政审批事项中,包括直接关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资质资格许可认定等有关项目95项,投资审批项目25项,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3项。
多位专家表示,和此前不同的是,这次无疑给正在推行的行政体制改革下了一剂“猛药”。作为机构改革的切入点,这次把重心放在了如何更有效地落实“简政放权”上,特别是提出建立问责制,把职能转变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建立长效机制等。实际上就是要冲破利益阻力,防止改革在执行中“变味”。
专家表示,机构改革不易,职能转变更难。国务院会议向全国发出动员令,再次彰显了新一届政府推进职能转变的决心和意志。
“本轮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与以往历次改革明显不同,即改革的内涵更为丰富,不再局限于机构调整,而重在突出职能转变,抓住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质和要害。”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高小平说。
新一届政府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作为开门要办的第一件大事。近两个月来,相关工作紧锣密鼓。这是一张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间表:
——3月18日,全国两会闭幕第二天,新一届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机构改革,重点是抓紧把政府职能转变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月28日,对外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明确了国务院职能转变各项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4月24日和5月6日,国务院两次常务会议分别决定取消和下放71项、62项行政审批事项……
“开弓没有回头箭,下一步还要继续推进,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动员会上说。详细>>>
相关阅读:
解读《国办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