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桥国际机场。
这一天的零时,“服役”36年之久的骆岗机场将退出历史舞台,而属于安徽的4E级枢纽干线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将正式启用。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程,国家和安徽省“十一五”的重点项目,承载着6800万江淮儿女的无限期望,短短四年时间,这座崭新的“航空城”拔地而起。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正式“展翅”,标志着安徽民航阔步走进“新桥时代”。它提升了我省在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中的地位,架设了安徽融入世界、世界走进安徽一座新的空中桥梁;作为一扇打开的“窗口”,它展示了安徽更加靓丽的现代化形象;它更是一双“翅膀”,助推安徽经济继续加速崛起。
“以民航运输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经济起舞的‘龙头’,龙头的‘精神’决定着跃升的高度。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对合肥新桥机场投运充满期待。
进入21世纪,在经济飞速发展和消费需求旺盛的双重带动下,安徽民航显示出旺盛的活力。一份来自安徽民航机场集团公司的资料显示,该集团下辖的合肥骆岗和黄山两大机场,2010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41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34万吨,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并高于全国民航同期增长水平。其中,旅客吞吐量在过去五年中每年以20%以上的幅度快速递增,作为主力机场的合肥骆岗机场,于2004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后,仅用六年时间,就先后跨过200万和300万人次两个大关,创下了2010年完成旅客吞吐量382万人次的佳绩。
机场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客商、游客往往会通过机场判断一个地方的发展程度和开放水平。 “骆岗机场建于上世纪70年代,2006年底就已处于饱和状态,与一个现代化城市已经很难匹配,与我省近年来跨越式发展的态势很不相称。 ”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目前我省各类交通运输方式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12位,铁路营运里程居全国第15位,内河航运里程,居全国第8位,这几项都处在全国中上水平。相比较而言,近年来合肥机场吞吐量增长较快,但规模仍然较小,2010年的旅客吞吐量在全国省会及直辖市机场中排在第27位。
新桥机场将让一切有质的飞跃。 “比起现在合肥市的骆岗机场,新桥国际机场的规模大了数倍。 ”合肥市重点工程局局长葛斌介绍了两个指标:新桥机场航站楼的建筑面积11.
新桥机场还为我省带来一个全新的名词:临空经济。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航空项目发展10年后,给当地带来的产出比为1:80,就业带动比为1:12。一个机场的功能,辐射到了与航空相关的旅游业、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房地产业等领域,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流金淌银”临空产业链。
高刘镇,曾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如今因为机场一夜成名,外地客商纷纷前来考察,本地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高刘被定位为合肥市空港物流新市镇、低碳生态新市镇,着力打造以航空指向性产业、现代综合物流和现代生态农业等产业。 ”高刘镇纪委书记康申文向记者介绍,目前,省旅游集团已经在高刘镇斥资6.16亿建造安徽新桥粮食现代综合产业园,从事食品加工、粮食仓储、冷链物流等。
“新桥国际机场,为合肥临空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合肥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朱胜利告诉记者,合肥已从地区战略高度积极谋划,正积极打造新桥机场临空产业园,按照“核心区+集聚区+辐射区”来规划布局,将其打造成一个集产业、物流、运输及服务配套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园,以期将合肥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货运中心、物流中心和产业集聚中心,成为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新桥国际机场的建成,对整个安徽都将起到‘领航’的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志迎认为,“不仅是合肥经济圈能受益,它也将成为长三角区域最西端的空间站,让安徽和长三角城市走得更近,成为安徽通往世界的重要经济通道。 ”
“被誉为‘热带鱼’的新桥机场已经成为合肥新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亲眼看到觉得激动和震撼!从三里街机场到骆岗机场,再到即将启用的新桥机场,让我们看到安徽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飞速提高! ”已经两鬓斑白的陈瑞环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提前一睹“新桥”。
“如今,这里的人气已经‘旺’了起来。 ”骆岗、新桥两头跑的一名机场工作人员笑着告诉记者。新桥机场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处景点,正式对游客开放。每天都有一批批“好奇”的旅客前来,部分旅行团会在游客的要求下特意绕到新桥机场,看看即将启用的新机场到底长啥样子。
在安徽公布的今年首批“省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中,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航站楼及配套工程上榜,成为全省建筑项目技术“标兵”,并以8大项14小项应用新技术和5项先进适用技术居首。“新桥国际机场建设,事关安徽改革开放、加速崛起的大局,各项工程的规划设计一定要有前瞻性,为未来预留足够的空间,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新桥机场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安列表示。(记者 张鸣)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