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简政放权”,功在破立之间

访问次数: 1414                        发布时间:2013-05-20

[字体: ]

简政放权系列评论之四

武雪梅

    4月225月65月13,可以说这三个具体时间节点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推进自身行政职能改革,落实、务实、求实的清晰路线图。

    在前两个时间节点上,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强力推进改革落实,分别取消和下放71项、62项行政审批事项。在关键的第三个时间点上,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就确保机构职能转变,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吹响号角,发出总攻动员令。总理李克强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这场壮士断腕般的政府自我削权、自我紧身战役中,简政放权就是为社会和民众松绑,直接预期的效果就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激发中国社会创造活力的极大迸发。这当中的,蕴含着政府权力和能力之间的破和立。

    首先破解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政府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当前社会转型期中,善治政府的科学定位是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因此此次简政放权,把不该管的微观事项坚决放给市场、交给社会,科学地把该放的权力放掉、该管的事务管好,才是社会转型中发展这道难题的应有之义和有效答案。事前审批中放权,事中监管中到位,事后监督中管用,则是有效防止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真正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社会公平制约能力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破解制政府在与市场、社会关系中的管不了、管不好、管不过来的尴尬角色,建立服务型、创新型、职能到位、运转高效的政府。

    其次是破解政府权力制约难题,解决边减边增、明减暗增的改革痼疾,建立长效机制,实行问责、接受监督、提高政府自我净化的廉政能力。政府改革最容易陷入部门利益化的怪圈中,导致的沉疴中,因此饱受诟病和质疑。此次简政放权本身就是对权力贪腐的釜底抽薪。而明确要求以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以追踪问责监督任务落实,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更是说到做到、诚而有信,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与政府一道攻坚克难,从而真正解决简政放权带来的权力阵痛,并能放眼长远,加强政府自身公信力、执行力的建设,树立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用今天的改革推动明天的发展。

    再过一个30年后,如果我们置身于中国时代改革的纪念馆,在当代简政放权的展板前,回顾这场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的战役,会由衷的感慨:简政放权,功在破立之间,是信心、勇气、智慧和耐力,让我们敢于担当,善于凝聚共识,没有辜负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相关链接:

新华网评:“放权”“管事”折射怎样的执政新思维

新华网评:政府职能转变,哪些权该“放”?

新华网评:“简政放权”,新一轮改革掷地有声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