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6点多,工作人员就在杏花公园游船码头旁的草地上忙碌起来。
一段切割成三段的陈旧雕塑运输到此,在做完防腐处理、打磨抛光后,按原型安放起来,形似一朵绽放的玉兰花。
它名叫“绽兰”,从即将大规模改造的七桂塘市场移居到此。
泻碧池边,它与市民相伴22年有余。
它以合肥市花为原型设计,系我省第一座官方版抽象雕塑,暗含开放、生机、生命等抽象概念,区别于当时多取材于传统文化的其他雕塑,名噪一时。(记者张沛/文 周梅/摄)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
访问次数: 1266 发布时间:2013-06-20 [字体:
大
中
小]
|
昨天早上6点多,工作人员就在杏花公园游船码头旁的草地上忙碌起来。
一段切割成三段的陈旧雕塑运输到此,在做完防腐处理、打磨抛光后,按原型安放起来,形似一朵绽放的玉兰花。
它名叫“绽兰”,从即将大规模改造的七桂塘市场移居到此。
泻碧池边,它与市民相伴22年有余。
它以合肥市花为原型设计,系我省第一座官方版抽象雕塑,暗含开放、生机、生命等抽象概念,区别于当时多取材于传统文化的其他雕塑,名噪一时。(记者张沛/文 周梅/摄)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