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为巢湖市经济社会发展增色
据合肥日报报道,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在巢湖市,农村实用人才“1231”培养工程、市级农民专家评选、“蓝领人才”培养计划等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大大激发出人才活力,为巢湖市经济社会发展增色不少。
评选农民专家
科技兴农,人才为先。在每个乡镇帮扶建立1个市级科技示范基地,每个示范基地联系培养不少于2户科技示范户,培训不少于30名实用人才……日前,巢湖市推出了农村实用人才“1231”培养工程,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农业产业结构转型提供智力支撑。
“结合各乡镇的产业结构特点,我们在每个乡镇选择1个具有本地产业特色,并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基地,作为市级科技示范基地。”巢湖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被评为市级科技示范基地后,市里将从项目、资金、技术上给予一定政策扶持,年底获得优秀等次的,还能享受1万~2万元的奖励。
“我们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民专家评选活动,评选出10位市级农民专家,除了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这些农民专家还可以享受市级拔尖人才等待遇。”该负责人如是说。
培养蓝领人才
与高新技术人才相比,一个地方的发展同样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针对当前技能型人才紧缺现状,巢湖市计划依托巢湖长江学院和巢湖市职教中心,分别建立巢湖市高级人才培训基地和初级人才培训基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蓝领人才。
“巢湖长江学院在城市建设和工程建设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今年,我们拟采用集中培训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为全市培训40多名城建领域专业人才。”巢湖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此外,通过企业用工专项调查,该市列出了企业需求相对集中的技能人才种类,随后依托巢湖市职教中心,培训500名蓝领人才,培训所需经费全部由相关项目经费予以解决。
优待拔尖人才
众所周知,人才活力能否得以充分激发,与当地的人才工作环境息息相关。巢湖市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优秀人才评选活动,强化物质奖励,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重奖。不仅是物质奖励,该市还采取搭建发展平台等多种形式为优秀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和潜能。此外,巢湖市建立起人才保障制度,不断改善各类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提供定期体检、疗养等福利待遇。
针对拔尖人才,巢湖市每位领导干部重点联系1~2名优秀人才,至少每半年与他们联系一次。“联系方式可以采用走访、座谈、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除了向各位优秀人才通报经济发展情况外,还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鼓励大家建言献策,有困难也可以提出来,我们一定会帮助协调解决。”该负责人如是说。(许超众)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