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而言,只有素质、作风过硬,才能当好班长,带好队伍,服务好人民群众。然而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在原则面前不敢较真,做“老好人”;在棘手问题上不敢碰硬,宁愿多一事不如省一事;在敏感问题上不敢面对,能躲则躲、能拖则拖。这些“自身不硬”的表现,反映出一些干部缺少抵制歪风的勇气,缺乏大道直行的底气,缺失敢抓敢管的硬气。而要做到“自身硬”,关键要自身正。
信念是人生前行的灯塔。转型期的社会,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要想独善其身,出淤泥而不染,就要守牢思想防线。“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一旦信念崩塌,必然人格丧失、道德败坏、行为失范。因此,要保持清醒头脑,多想想成为党员为什么,立足岗位干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保持对党、对国家和人民忠贞不渝的品质。要警钟长鸣,一日三省吾身,经常用“镜子”照照身上是否有污点,用“尺子”量量品行上是否有污损,用“扫把”扫扫思想上的灰尘。
人生规则千万条,遵纪守法头一条。少数党员干部官德差、口碑差,差就差在“台上讲雷锋、台下搞歪风”,自身不净,品行不端,要求别人遵章守纪,自己却违法乱纪;要求别人清正廉洁,自己却贪污受贿;要求别人秉公用权,自己却以权谋私。因此,作为领导干部要牢记谋一次私利就失一片人心,破一次规矩就留一个污点,牢牢守好“警戒线”不逾越,远离“高压线”不触碰,把法规制度当作自己的“护身符”,保持“平常心”,增强“免疫力”。
净而不硬会误事,硬而不净会出事。一个干部,失去公心就是庸官、糊涂官,群众不答应;而不干净就是贪官、赃官,群众最不齿。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正因为私欲泛滥才会外强中干,说话办事偏心偏向,遇到违法的事不敢斗争,唯恐拔出萝卜带出泥,引火烧身,即使出了事也是捂着盖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抱公绝私,是为率职”。从政为官,其基本职责就是“为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看淡名利、看重荣誉,看轻得失、看重人格,干事创业出公心、行公举,用权行政谋公利、行公义。(高宇)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