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开播“试验田”

访问次数: 1017                        发布时间:2013-06-28

[字体: ]

闭门谢客一年多的合肥科教书店回归闹市试营业,更名为新华书店合肥三孝口店。改观后的新店作为我省首个集图书销售、创意体验、文化消费等为一体的大型文化综合体,是否能赢得青睐

 

书架不再拥挤,读者不再席地而坐,这样的书店该是什么样?当一线城市的大型实体书店纷纷寻求涅槃之路时,全新亮相的新华书店合肥三孝口店,也拉开了以书为媒,多元业态的大幕。自616试营业以来,这个全省首家实行文化综合体运营模式的新华书店正在探索着一场变革,本月底,书店将正式营业。书店负责人直言:这是一个样板店,也是一块试验田。

  坚守人文阅读新体验

  关于人文书店何去何从的讨论还在继续,位于三孝口的这个新华书店最终选择将人文社科类图书作为主打。在去掉了科教二字的书店内,确实找不到一本教材教辅图书。在教辅类图书占据图书销售市场重头戏的今天,剔除教辅,是一个大胆的举措,却明晰了一个定位:即新的书店要走提升文化品质之路。创意馆、时尚馆、文学馆、生活馆、少儿馆分布在不同楼层,涵盖了人文社科、古籍经典等方面的书籍,图书品类有几千种,书店总面积达到3800平方米

  与传统书店相比,这儿更强调图书的人文特色,也更强调充满人文关怀的阅读体验。静音地毯令一切活动和谐有序,书架其间的工艺小摆件儿增添格调,随处可见的座椅、书桌或古雅或时尚,书桌上的小笔筒里还为读者备了纸笔,公共区域有饮水机,书架旁边有手推车,这些细节似乎都在为读者营造更为宽敞、便捷、舒适的阅读空间。

  试营业不久,新店已经人来人往。读者三三两两分布在书店各个角落,酣畅淋漓地阅读着新书。书店有关负责人表示,不介意这里成为一个图书馆,因为首先要培养大家的爱读书的习惯。于是,每层楼的经理变名为馆长,由有着十多年工作经验的员工担任,而店员则有了一个挺亲切的名称,叫阅读顾问。负责人介绍,除了拥有图书摆样等基本功,馆长阅读顾问都必须熟悉自己所在图书销售品类的专业知识。

  跨界书为媒客为友

  漫步书店,除了图书,读者还能发现茶艺、陶艺、骨瓷、花卉、咖啡等产品的销售区域。在二楼创意馆,合肥新华书店与北京彼岸书店合作,构建了一块茶艺坊区域,这个小空间俨然成为一个品茶书房,古雅幽静的布置令人耳目一新。据了解,书店内目前引入了16家合作方进行嵌入式经营,同时自身也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读者可以在这里购买或者定制。如即时印刷服务、徽派艺术品展示销售等,颇有人气。

  与出版社合作,围绕图书进行的图书品鉴、文化沙龙将在书店内定期展开。文学馆馆长表示,最近他们正在筹划将《最美中国》系列图书的作者邀请过来,与读者见面,开办一个小型文化沙龙。在六楼少儿馆,书店将与安徽少儿出版社合作,针对当下较为流行的少儿绘本阅读,为孩子们开展涂涂乐活动。

  对于读者而言,阅读体验有两个层次,即产品层次和服务层次。产品包含图书、数字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等,而服务则体现在关注阅读方式、创新与阅读相关联的消费模式。负责人表示,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化综合体,他们期望这里有文化内涵、有生活气息、有创意亮点,满足消费者对艺术文化的追求,让书店成为时尚讯息的集散地、创意产品的表演场。

  自救式微不是魔咒

  新华书店,遍布中国广大的城镇、乡村,是几代人的文化记忆。在实体书店式微话题不断升温的今天,作为大型国有书店龙头的新华书店一直在纷扰中寻求突破。除了等待国家政策层面的输血,还有刻不容缓的自救。合肥新华书店此次转型,能否为省内广大实体书店做好可资借鉴的样板

  从转型后的新华书店合肥三孝口店来看,个性化、差异化的运营之路与当下很多实体书店的选择殊途同归。在新的知识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文化服务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曾参加过新华书店转型升级前期论证的安徽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朱玉琴认为,网购图书和网络阅读的双重冲击力不言而喻,但实体书店日渐式微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国人阅读习惯的快速蜕变。先提供良好的文化供给,才能孕育出更好的阅读习惯,使之良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短时间内,新店更大的意义在于其公益性,而非盈利性。

  满足读者的个性,顺应时代的潮流,新华书店的转型之路还很长,还有阵痛,但阵痛就意味着新生!(记者晋文婧记者徐旻昊)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