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让群众生活更精彩

访问次数: 5737                        发布时间:2013-07-31

[字体: ]

近年来,我省实施一系列文化惠民政策,让农民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近日,记者走进皖南山区,感受到这一喜人变化

 

 文化广场 乡村一道美丽风景

  秀丽的山川,古树环绕,绿草茵茵。 7月2日傍晚,记者来到休宁县商山镇新雁村。村小学旁1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上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村民们有的打球、有的在体育器材上锻炼身体,一群中老年妇女手拿红扇子,伴着音乐跳起了广场健身舞。

  62岁的张顺灿大妈在跳舞的间隙与记者攀谈起来:如今我们农村老百姓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每天到广场来锻炼身体了。正在广场打球的村民王林擦了把汗,对记者说:每天吃过晚饭,便和左邻右舍来到广场打球,既丰富了生活,又锻炼了身体。

  以前由于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村民聚在一起打牌赌博,现在不同了,自从村里有了文化广场,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家门,跳舞、健身;广场每月还放映一场电影,定期举行体育活动。现在,村里风气好多了,打架赌博的少了,邻里关系和睦了。该村村支书伍玉顺告诉记者。

  集休闲、健身、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村文化广场,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成为乡村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73日上午830,在该县齐云山镇文化广场上,由县民生办和文广新局组织的艺术团正在这里巡回演出。锣鼓声响起,一个个富有地方特色的节目,不时赢得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休宁县文广新局局长程声长告诉记者,目前,全县已建成100多个村级文化广场和村民活动中心,培育各类文艺团队200多个,送戏下乡文艺演出100多场,开展乡村篮球比赛100场,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的群众达50多万人次。县电影放映队,每晚都赴各村免费放映一场电影,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广场舞的流行、送戏下乡、有线电视村村通、广播喇叭村村响……这些仅仅是休宁县推进文化进乡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每个乡镇都新起了综合文化站,157个行政村都建立了农家书屋,群众文化共享、文化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农村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农家书屋 缕缕书香绕山村

  74日上午,记者来到歙县桂林镇,一幢两层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映入眼帘,这便是该镇综合文化站。走进文化站,看到内设书报刊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多功能活动厅,并配有电脑、乐器等设备。步入一楼阅览室,只见窗明几净,书架上归类摆放着书籍和杂志,有不少村民在翻阅图书,有的还边看边做笔记,退休教师兼管理员杨太初忙着登记拿书。

  镇干部胡合英高兴地对记者说:文化站建于2011年,占地600多平方米,服务全镇9个行政村,28000多人,村民来这里能免费上网、读书、接受技能培训,各行其乐。

  该镇桂林村五保户汪笃明是文化站的常客,正在看《现代农民保健》。不用跑远路,不花一分钱,就能在文化站看到实用书籍,政府真是为民办了件大好事啊!汪笃明感叹道。

  二楼电子阅览室里,10台电脑旁都有忙碌的身影:桂林村养羊专业户钱益禄,聚精会神地对着电脑,查阅夏季绵羊饲养有关知识。他告诉记者:养绵羊300余只,最初动了养羊的念头,也是从网上得到的,养羊比养鸡卫生、利润高。村民孙忠良是当地板栗种植大户,他告诉记者,镇里建起了文化站,他常来这里学习果树栽植的电子课程、参加农技培训,了解市场信息,去年他家的板栗一年挣了好几万。

  该县文广新局工作人员施庆华告诉记者:眼下文化站已成为农村人气最旺的场所,在这里,村民不仅可以读书看报,还可以共享网络书香。

  农家书屋不仅是农民科技致富的好帮手,也是农村孩子的假期乐园。在徽城镇渔梁村农家书屋,6排书架2800多册各类书籍摆放整齐,10多名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翻阅图书。书屋管理员朱光华告诉记者:以前想看书,要去很远的地方买,十分不便。自从村里建了农家书屋,村民可以随时来看书,一些农技方面的书非常实用;儿童文学、科普读物,深受村里孩子的喜爱。每年寒暑假,孩子们便把农家书屋当成每天必到的学习和娱乐场所。

  该村六年级学生江玮正在看《平凡的世界》,她的同学汪孟琪看的是一本《趣味百科》,两个人都看得津津有味。

  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平时家长忙农活或到外地打工,暑假孩子一人在家,家长真不放心,多亏村里有农家书屋,孩子可以天天来看书、学习,既让家长放心,又学到了知识,丰富了孩子的暑假生活。歙县文广新局局长方卫星对记者说:文化站是农村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目前,全县28个乡镇都建有文化站,村村都有农家书屋,使山区群众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

  惠民工程 农村文化火起来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陆续将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农家书屋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等文化项目,列入民生工程。今年,我省将投入1.55亿元,对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农村文艺演出、农村体育活动等进行补贴,在去年已建成743个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基础上,在全省再新建500个乡镇、39个社区、20个街道公共电子阅览室。目前,全省拥有公共图书馆100个、文化馆120个、美术馆7个,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39个,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410个,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初步形成。

  据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何颂冰处长介绍,自2009年开始,我省就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纳入民生工程。目前,全省已举办6期站长培训班,完成全省1410名站长首次轮训,这是我省今年最大规模的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大大提高了基层文化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建设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是重要一环。何处长还告诉记者,从2008年以来,我省已连续多年举办了中国农民歌会,现已成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获文化部2012年文化创新特等奖。去年,我省开展百团千场万人文化下基层活动,同时启动了群众文化辅导员队伍建设,面向社区、街道、乡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实施群众文化辅导双千百十工程”(发展6000人队伍,建立2000个辅导点,表彰1000名优秀群众文化辅导员,评选105个群众文化示范点、10个最有创意群众文化辅导项目、10个最佳群众文化辅导服务团队),依托基层群众文化辅导点,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今年,我省已启动农民文化乐园试点建设,将相近的文化惠民工程进行整合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力争让文化惠民工程成为江淮大地一道靓丽的风景。(通讯员汪政宣记者沈建平)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