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光闪耀“大湖名城”

访问次数: 707                        发布时间:2013-09-18

[字体: ]

合肥日报报道,剖析一座城市的知名度,不妨从两个角度入手:创新、文化。对于合肥来说,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就是一张极高辨识度的城市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叫得更响亮?毋庸置疑,文化,能够擎起这一梦想的巨擘。

  围绕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发展定位,全市上下正奋力拼搏。在这一进程中,合肥以文化创新为灵魂,树立高度的自觉自信,在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名城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文化之光,终将闪耀大湖名城

  文化,一种生活方式

  什么是文化?

  相对于专家学者的宏大叙事而言,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为文化赋予了一个个极其平凡的注脚。

  孤独的时候去电影院看场电影,周末带着孩子到博物馆接受文化熏陶,最好还能跟老公一起到合肥大剧院看看演唱会,弥补一下年轻时候的缺憾。谈起自己的文化愿景,徐留英这样说。

  “70的徐留英,充分感受了当时文化生活的匮乏。小时候家里穷,都没有电视这一说。直到上大学时,才在学校边的网吧里过了一把电视瘾

  2002年,徐留英来到合肥,当时的文化设施比较少,她印象中很少到电影院看电影,一来去电影院不方便,二来也没那个闲钱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如今大为不同。万达影城、左岸影城、凯得利影城、华谊兄弟院线……一家家知名影视企业纷纷进驻合肥。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这些影院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一些影城的巨幅银幕,及其强大的数字音效,为市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听享受。

  文化,一种发展路径

  人们为什么需要文化?

  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为这五个层次。五种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心理需求层次在逐层递增,在满足了物质生活之余,希望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在合肥,人们的心理词典中,文化占据了较高的位置。以前,只要是衣食无忧,人们就满足了,现在肯定不行了,追求更高了,希望有一些休闲娱乐,文化活动自然必不可少。合肥学院学报编辑部文科组组长杨立平说。

  合肥现在有了很多繁华的商场,大家可以去购物,去娱乐,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杨立平说,就拿众多商业广场来说,到其他城市,我们或许还能看到别无二致的商业广场。这些豪华商场同质性比较强,缺乏个性化的东西。

  在杨立平看来,合肥可结合特色街道,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街区文化。特色街区文化浓缩了城市历史,丰富了城市形象,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一种城市归属

  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化?

  城市文化,是一种象征,一种品质,一种归属感。

  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更需要文化支撑。没有自身的特色文化,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恰如过客,只能在潜意识中不断体验着各自的文化苦旅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套用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观念,人们只有在认识自己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

  合肥有着哪些独特文化?人们应该如何寻求文化归属?

  合肥地处江淮之间,处在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交流的过渡地带,是连接中国南北文化的走廊与桥梁,是各种文化交流的通道区,因此形成兼具南北文化特质的复合型、综合性的以和合文化为精髓和灵魂的地域文化。省社科院专家孔令刚说。

  无疑,和合文化的本质在于包容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结合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这一战略定位,孔令刚大胆设想,合肥应该将世界湖泊旅游文化发展经验引入巢湖,打造以水文化为特色的世界大湖文化名城。在大尺度空间上,形成南北城市之光文化、东西智慧之光两条风景线,以及一个大湖湖城田园山水文化圈的文化发展空间布局。 (许超众)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