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编办在工作中,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四举措”坚决守住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底线,认真落实上级关于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任务。
一是实行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强化源头管理。近年来,启东市编办把“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作为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目标手段,将机构、编制“总量控制”作为研究机构编制事项的重要原则,认真贯彻上级机构编制政策法规,严格执行机构编制“一支笔”审批制度,不断加大机构编制管控力度,严控机构编制增长,坚决守住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底线,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降低行政成本。
二是完善“实名制”管理制度,严把“用编”审核关。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为主要抓手,启东市编办严把进人“用编”关,强化编制效用,落实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任务。将用编审核作为严格控制的第一道“关口”,启东市编办建立了用编调研制度,加强对申请用编单位的实地调研。一方面,对“用编”单位,编办实行走访调研,摸清用编单位实际情况,为用编审核提供依据,防止盲目“用编”;另一方面,针对外县市拟调入人员,启东市编办今年启动了基本信息征询机制,向拟调出地机构编制部门发出征询函,通过征询确保“用编”符合政策规定。
三是加强动态监督管理,建立预警防范制度。今年以来,启东市编办着力加强机构编制精细化管理力度,以“实名制”管理为依托,动态调整机构编制数据,坚持办理人员调整手续的同时,即时调整台账数据,按时汇总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等各类数据,用数字直观反映全市机构编制状况,实时监督各单位的超缺编底数和全市编制总体情况。另一方面,启东市编办积极参与做好“三责联审”工作,加大机构编制审核力度,采用“亮灯”提醒、约谈警示、暂缓受理机构编制事宜等方式,强化各部门、单位的机构编制法制意识,防止盲目超编进人、不合理用编等现象的发生。
四是强化部门联动机制,防止财政供养人员膨胀。启东市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要求加强部门联动,明确军转安置、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人员招考等流程组织、编制、人社等部门共同参与;日常管理中的人员零星调动,“用编”审批手续作为办理相关手续的必要前置条件,未经编制使用计划核批、未按规定在编制部门办理进编的新增人员,一律不办理人员进编、工资审核、保险办理、经费拨付等后续手续。通过规范和完善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经费等环节的管理,强化部门间相互协调、相互约束的联动管理制度,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严格控制进人,有效防止了财政供养人员膨胀。(沈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