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之要德为先

访问次数: 2094                        发布时间:2013-11-14

[字体: ]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不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四风,修官德,这是一名领导干部恪守职业道德、保持政治操守的必然要求,事关社会风气好坏甚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如今,官德已逐渐纳入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体系之中,对干部德的考核正在全省越来越多的地方被运用。

  看官德

  引领好风气,党员干部应树立社会道德的标杆

  今年7月,颍上县红星镇农科村居民吴某办理土地证,跑了多趟不但没有结果,还被干部索要吃请。一名参加宴请的干部因醉酒被同事遗忘车内,导致意外死亡。发生在颍上县国土资源局的这起事件,在群众中引起十分恶劣影响,少数干部的道德缺失令人喟叹。

  人们常用更通俗的官德,来指称领导干部的道德。当前,党员干部的道德状况整体向好,沈浩、王坤友、赵荣凯等一个个优秀党员干部,无私奉献,一心为民,树立了良好形象,令人敬佩赞叹。这些优秀党员干部发挥了放大效应、示范效应和导向效应,提升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仍有一些干部党员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降低了先进性”“纯洁性的标准,导致失德之举时有发生。裸聊门”“开房门”“短信门”……近年来,涉及官德的重重门事件不断上演、各种官员雷语频出,官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官德无异于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影响政风清浊,关系民心向背。领导干部应该做道德的自觉践行者,如果起不到正面作用,反做了不良的示范,群众在震惊与愤怒之余,也会把官德沦丧当成自己有违公德行为的挡箭牌——“领导都这样干,我为什么不能干?

  现在一些干部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邸乘光说,官德缺失无异丢失了为官之,就会从一些小事、细节的放任开始,一步步滑向深渊。

  做官先做人,为官先修德。有官德,才能取信于民;重官德,才能造福于民。

  一门心思想干事,勤学善思会干事,兢兢业业干成事,清正廉洁不出事。这是被当地百姓称为骆驼书记的原霍山县诸佛庵镇党委书记储诒权的座右铭。在诸佛庵镇工作几年来,他踏踏实实做事,一心一意为民,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年9月,离开镇里到县政府工作时,很多村民拉着他的手,舍不得他离开。

  无形道德,实则蕴涵磅礴力量。每个党员干部都应从自己做起,做践行道德的主角,把群众利益置于心中最高位置,干出让群众满意的政绩,不负为政之德,获得百姓拥戴,带动引领社会风尚,彰显社会的主流价值,凝聚起建设美好安徽的强大精神力量。

  考官德

  用好官德尺,让软约束变成硬杠杠

  蒙城县最近几名拟提拔的干部,因为在德行考核中不过关,被暂缓或取消提拔。这些不够好的德行,在一般人眼里都是些小事,如在公共场合与他人争吵打架,喜欢带点小刺激打牌等。如今,官德问题正逐渐纳入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体系之中,对干部德的考核正在全省越来越多的地方被运用,并初步形成了重官德、树官德的社会氛围。

  考核官德,就应该要小题大做省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沈小平说,相比干部的具有抽象性、隐秘性等特征,如何考察、衡量,历来是难题,导致对干部之德监督过宽过软,甚至缺位,干部很多失范行为都是在八小时之外出现的。

  德才兼备,是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标准。针对长期以来,干部之德考实评准难题,不少地方出台具体考核评价办法,用官德尺解决考德标准空泛化、方法简单化、结论公式化的问题。

  定远县在全省较早对干部之德考察进行了有效探索。我们联合纪委等相关监察部门,定期到干部所在的社区,重点了解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内容、社会交往、家庭情况等。日前,定远县委组织部负责人,拿出一本本干部德行考核记录对记者介绍说。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全面考评干部德行成为越来越多地方的实践。你好,我是市作风办的。请问你在哪,在做什么……”在宣城市,市纪委、组织部联合采取电话督查方式查岗,在全市范围内随机抽取领导干部,对他们八小时以外的行为进行电话督查,并对督查结果进行通报,警示干部管好八小时之外的一言一行。

  宣城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平时注重加强官德建设,对党员干部字当头,把好字关,不但可以避免带病使用、带病提拔,还可以对其他官员起到较好的教育、引导作用,促使大家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处处为群众做表率,从而确保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过硬。

  修官德

  内与外并重,不断提升各级干部道德水准

  社会风气的提升,有赖于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社会重要群体的带头示范。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认为,由于官员在国家机构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影响,官德对社会的伦理和道义,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官员德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其他人群的道德水准乃至整个社会的风气。

  此言不虚。现实中,个别领导干部道德滑坡,往往带坏了一个班子,带坏了一支队伍,进而使一个地方风气不正。

  网络监督的威力日盛,让周久耕、杨达才等一批问题官员落马,对此,王开玉认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加强官德建设远比掌握一些应对媒体的技巧重要得多。官员所需要习惯的,不是藏好烟,藏好表,而是在监督之下谨慎行使权力,力戒官德失范。

  保持官德的根基在于,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近年来,我省相继开展的效能建设、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以及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加强事关党的形象、人心向背的作风建设,提升各级干部的道德水平,贴近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相比而言,才不够,可以学;德不行,会误事。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是全社会的标志性水准,理应做社会道德模范。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11年起,按照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我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都把官德作为机关干部、公务员培训的重点之一,并将职业道德作为公务员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监督约束的重要手段。

  政者,正也。官德,既靠自律,更离不开他律。邸乘光认为,官员的德行之所以出现危机,最根本是政务不够透明和公开,监督不到位,官员在运用权力时,更多是靠道德良心制约,缺少严格的制度规制,如果异化不可避免带来道德失范。

  无疑,官德建设的要害,是在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同时,增强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让民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公共事务的管理,并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评价和考核体系,以促使官员按照行政伦理的要求,管理和服务社会。(记者 黄永礼)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