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服务 如何走上专业化之路

访问次数: 864                        发布时间:2013-11-21

[字体: ]

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在街道和社区分别设立社工服务中心和服务站,通过购买岗位方式,引入专业社工,应对居民公共服务需求专业化、个性化趋势——

 

  购买岗位引入专业社工

  李志强,你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哪里吗?11月16日下午4许,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安居苑社区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室内,来自安徽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丁希萍,一边看着刚刚收上来的课堂作文,一边问道。李志强是西园街道一名七年级学生,每个周末,他都会和10多位小伙伴一起,参加由大学生志愿者免费授课的小树苗课堂

  小树苗课堂是西园街道社工服务项目老少活动家园的组成部分,主要面向辖区低保户、单亲家庭、重病大病家庭及其他困难家庭子女,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障碍,挖掘学习潜能。

  授课志愿者由我们从各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中招募而来,场地由街道和社区提供。负责老少活动家园项目实施的专业社工刘经虎告诉记者,自去年开办以来,小树苗课堂吸引不少困难家庭子女参加,目前开设有初中和小学作文、数学、英语、物理等10门课程,12名志愿者轮流授课,每周末开课2天共16个小时。

  在西园街道,由专业社工组织实施或介入指导的服务项目,共有6项。除老少活动家园外,还有针对计生特扶对象的阳光四季项目、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情暖夕阳项目,以及针对特殊人群的社区矫正和心理辅助服务项目等。

  我们的专业社工均来自合肥市民生社工服务社。西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彭兆耀介绍,为推动与专业社工组织的合作,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西园街道通过购买岗位的方式,从民生服务社引入4名专业社工,进驻街道社工服务中心和社区社工服务站,策划实施面向辖区居民的服务项目。每个岗位年购买费用是3.6万元,加上项目自身运转经费,西园街道每年总投入超过50万元。

  四大难题倒逼添炉加灶

  社区的管理服务组织,有党组织和居委会。数年前,蜀山区推行议行分设改革,将社居委行政职能剥离出来,由社区工作站承担行政事务。在两委一站之外,为什么还要添炉加灶,增设社工服务站来提供公共服务呢?

  在传统社区组织架构下,社区服务面临着没活力、没定力、没精力、没能力四大难题。彭兆耀告诉记者。缺少活力与定力,缘于社区角色错位。在行政化背景下,不少社区开展服务活动,更多地从上级政府部门的命令出发,对居民实际需求关注不够,强迫式推销服务多、临时性活动多,居民参与热情和满意度不高。以前逢年过节,社区都会有慰问,有时还会组织志愿者上门,这当然很好,可是我们更需要日常服务。西园街道美虹社区一位空巢老人告诉记者。

  社区干部精力和能力不足,也是制约公共服务水平的一大因素。我们社区居民1万多人,社区干部10名左右,应付职能部门交办的行政事务已是疲于奔命,很难有时间专门研究和开展社区服务。美虹社区居委会主任许华香说,以前社区工作人员大多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在服务理念、创新意识等方面,均难以适应居民公共服务需求专业化、个性化趋势。

  专业社工机构在人才、公益资源等方面拥有独特优势,对弥补社区自身力量不足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许华香坦承。以针对老年居民的情暖夕阳项目为例,与老人进行充分沟通、帮助提振精神状态,在诸多细节上需要专业素养为保障。此外,社工机构与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联系密切,能广泛调动公益资源。小树苗课堂这样的项目,如果没有社工机构联系众多高校志愿者协会,仅靠社区自身志愿者队伍,很难保证专业化、常态化、多样化授课。彭兆耀说。

  深层碰撞仍待破解难题

  社区需要借助社工机构的专业优势,社工机构同样也需要依托居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才能更好地融入社区、开展服务。

  居委会的群众基础是我们无法比拟的。西园街道社工服务中心负责人、民生服务社专业社工何玉梅告诉记者,每个服务项目的前期调研,都必须依赖居委会所掌握的详细居民信息,而对服务对象的初次访视,如果没有居委会干部的陪同,往往不容易赢得信任。不过,街道、社区与社工机构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双方在服务理念、机制等方面的差异,有时会带来种种困扰。各类检查、考察活动太多,我不得不将很多精力用来应付这类事务。何玉梅告诉记者,社区过度行政化,也给社工机构增加不应有的负担。

  更深层次的碰撞体现在服务理念上。蜀山区某街道曾发动爱心人士为辖区残疾人捐赠一批轮椅,为弘扬善举,街道办安排受捐者接受媒体拍照。多次摆拍后,负责照顾受捐者的社工产生抗拒情绪。专业训练要求我们尊重受助者人格和内心感受,而街居干部更多考虑如何赢得外界更多支持。这位社工表示。西园街道已在着手解决这方面问题。去年,该街道统一组织88名符合条件的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参加全国社工职业资格考试。今年,又有更多街居干部参加社工专业培训。通过培训、考试,逐步灌输社工服务理念和专业知识、方法,既充实了街居人才队伍,也使与社工机构的合作有更好基础。彭兆耀说。

  对于驻点社工可能承担过多行政事务的隐忧,省社科院专家王开玉认为,街道办、社居委应明确社工的工作范围和具体职责。在约定范围内,应充分尊重专业社工的职业素养和判断,使他们的精力和能力更多地用在服务群众上。 ”(汪国梁)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