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开展“三结三联三服务”活动综述

访问次数: 956                        发布时间:2013-11-22

[字体: ]

自今年7月份以来,全市500个市直机关、县区部门及国有企业党组织同925个村级组织、151个社区党组织、1092个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 结对共建,基本实现全覆盖。围绕推动发展、转变干部作风、服务党员群众、强化基层党组织开展的三结三联三服务活动,凸显与中心工作、部门职能、解决基 层问题、重点节庆活动、领导干部个体参与等五个方面相结合,融入到美好乡村建设、民生工程、招商引资、征迁拆违、扶贫济困等各项工作之中。从市直部门到县区党政机关,从市委书记到县区党政部门科级干部,全员参与,他们走进基层,察实情、听真话、解民忧,倾力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彰显蚌埠特色的三结三联 三服务的创新模式,架起了党和政府与基层党员群众的连心桥,促进干部与群众心贴心帮扶,谱写了蚌埠党建工作新篇章。

  推动发展积聚重返第一方阵正能量

  围绕推动发展是活动主题。全市三结三联三服务活动动员会鲜明提出:要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开展活动。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重振雄风,再创辉煌,重返全省第一方阵蚌埠复兴目标,这一目标是蚌埠最大的中心任务。到群众中去,做好群众工作,为实现蚌埠复 兴目标积聚正能量。两千多名机关党员干部走进基层,从宣传政策到组织群众,从谋划项目到解决问题,以征求意见座谈会、论证会、议事会等各种形式,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形成共谋发展态势。地处丘陵地带的朱顶镇梁巷村,村庄规划、村内上下水道和污水处理、村间道路与绿化等是美好乡村建设重点项目。从7月 初,市纪委领导先后多次深入梁巷村调研座谈,带领市规划、交通、水利等部门专家现场论证,将智力支持与资金帮扶融于一体,快速推进梁巷村美好乡村建设。淮上区杨楼村邻近淝河,4000多亩良田灌溉与排涝影响全村生产生活。结对单位市水利局领导多次与乡村干部座谈,听干部群众心声,共同谋划项目六个,260 万元项目资金已经落实到位,杨楼村灌溉与排涝、村小改厕和村间道路等实际问题得到解决。活动以来,全市共建单位谋划各类项目384个,投入资金达8288 万元,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活力。

  改进作风为民办事赢得群众口碑

  转变干部作风是活动关键。725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开展三结三联三服务活动,强调坚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的 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活动抓住了思想作风建设,把握大势,顺应民意。市委领导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要求,带头做出承诺,带头调研走访,带头撰写《民情日记》。活动伊始,常委们承担事关全市改革发展全局的重点课题,确立了市级领导干部联系点42个,实行一对三结对帮扶。市县区及所属部门领导班子成 员2016人分别与5822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农村科技人员、致富带头人、困难党员群众结对子。天气酷热的8月,市委书记周春雨率先走进农村、社区和企业调研。短短几个月,周春雨多次来到联系点禹会区宗洼村,与同行干部一起召开村两委座谈会,走进农户与群众拉家常,谈村庄发展。他在调研中提出美 好乡村建设六个严禁要求,指导全市美好乡村建设,并在全省推广。村干部张伟告诉记者说周书记多次来到宗洼村,是真正接地气,心系咱老百姓,为咱 村办实事好事。市委领导示范引领,为机关干部转作风树立了标杆。全市机关领导干部纷纷走基层、访社区、进农户,他们撰写了一本本《民情日记》、《工作日志》,心系群众冷暖,千方百计解决基层急事难事。在抗旱保苗攻坚时期,市委组织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作攻坚,农村到处可见党员干部抗旱保苗的身影,他们 深入田间地头,查墒情,调物资,解旱情,全市180万亩受旱农田得到及时雨三结三联三服务活动首战告捷。领导机关及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在一线,杜 绝花拳绣腿、走马观花,不仅身入基层接地气,而且心入基层、问计于民,征求意见在一线,着力解决一线实际问题。活动以来,全市党员干部走访基层4651户,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好事达5000多件,以为民务实作风赢得群众满意的口碑。

  深度”“创新载体服务基层

  活动取得实效重在创新载体。全市三结三联三服务活动深度”“,凸显创新载体,功效在于结合。市委统战部领导带领机关干部,结合 统战部门职能,协调组织全市40位各党派医疗专家到结对单位义诊,为期三天义诊服务群众700多名;市人社局结合部门特点,局属13个党组织动员全系统 200多名党员,实行党小组一对一帮特困制度,解决结对单位群众就业、银发帮扶、社区图书室建设等问题。市农委结对子帮扶沱湖乡沱湖村渔业规模小的问题,积极帮助该村组建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秦集镇西朱村特困户徐志侠告诉记者,是禹会区人社局职工捐赠5000元,帮助她儿子实现上大学 的梦想,十分感谢党和政府,十分感谢区人社局领导和职工!这一连声的感谢是徐志侠的真情表达。此类结对单位实打实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事例不胜枚 举。活动以来,全市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党员群众2648人,机关党组织及领导干部送食油、大米和慰问资金总计达1010万元。为深化三结三联三服务活动,今年8月,市委出台了在职党员双重管理意见,全市1909名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到社区报到,申请各类型公益岗位1463个,党代表工作室成为机关干部服务社区群众的平台,在职党员双重管理模式在全省尚属首创。活动载体创新过程,也是服务方式创新过程,基层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活动实际成效的重要依据,在全省蚌埠市率先启动基层党组织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有力推动重心在基层、基层在服务的基层党建工作新实践。

  创新引领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是活动根本。市委提出创新发展战略,深入全市各领域。在全领域抓党建、全方位抓党建、全天候抓党建的总体思路下,着力推动 组织工作创新。2012年市委出台“1+5”文件,实施基层党建“1365”工程,创立了基层党建四步工作法,蚌埠市基层组织建设率先在全省运用国际 管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今年10月通过国家质量认证中心安徽中心评审,构筑了蚌埠特色的基层党建框架体系。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市委推行三结 三联三服务活动,更加凸显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城乡基层党建深度融合,推动机关党组织资源向农村、社区和非公企业流动,实现全方位全覆盖的帮扶指导。强化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全市各级党组织结对帮扶1092个非公企业,721名派驻党建指导员覆盖2019个非公企业,大大提高了全市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 作覆盖面。市交通局机关党委与五河申集镇南欧村、城关镇红旗村联合制定五好支部创建工作制度。8月份,市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后进村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转化一批、巩固一批、提升一批的目标,结合三结三联三服务活动,后进村建设纳入结对共建重点帮扶对象。活动推动了党政机关人 才、物资等各种资源向基层流动,市委办协调2万元资金装备岗北村便民服务室,市政府办机关党委帮助王岗村党支部规范工作制度;怀远县在非公企业招录 31名党员从事党务工作,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这些做法,有力促进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三结三联三服务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随着活动不断深入,必将为重振雄风,再创辉煌,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筑牢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凝聚推动蚌埠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蚌埠新闻网 记者沈明堂 通讯员宋振宇)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