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泾县出台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运行机制的16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果,构建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发展建设支出每年将按不低于10%的比例递增
《方案》首先明确指出,要继续严格实行“核定基本支出,纳入预算管理”制度,将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支出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纳入年度预算管理,及时足额拨付。并认真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持续健康运行。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和设备购置计划足额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每年按不低于10%的比例递增。
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比重将不低于60%
根 据《方案》,该县拟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绩效考核。考核方式将分两种,一种是由该县卫生、县财政、人社等部门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数量、公共卫生任务完成情况、患者满意度等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比例,其中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比重不低于60%。另一种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身的内部考核,由院长(主任)每半年对本单位职工进行内部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奖励基金发放挂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为保障村卫生室运转,《方案》在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零差率补助、一般诊疗费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增加村卫生室运行经费补助。自2013年起,该县将开始对村医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40%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行政村常住人口数补助村卫生室,年终按实际完成的服务数量及绩效考核结果结算。县财政将按照每年补助3600元的标准对村卫生室公用支出给予补助。对具有村医资质、从事村医工作10年以上、到龄从村卫生室退出的村医,落实每月不低于300元的生活补助。
力争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将达到100%。
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方案》一是明确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力争到2014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85%,2015年达标率达到100%; 二是由县卫生部门制定全县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养规划,通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在岗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三是进一步完善以“五统一”、“两独立”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方式,促进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发展。
《方案》还强化了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和使用监管,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中心卫生院增配药品政策。(孙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