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协专题研讨协商民主共话提升履职实效
安徽省政协推进协商民主专题研讨会暨省辖市政协主席座谈会召开

安徽省政协推进协商民主专题研讨会暨省辖市政协主席座谈会

  委员代表大会发言

  委员代表大会发言
  中安在线讯 
完善协商民主的制度保障
  呼吁纳入“法治安徽”总布局
  “《政协章程》及有关协商民主制度,只规定了应该做什么,原则性较强,没有具体细化。政治协商“三在前三在先”原则也无具体的硬性规定,对政治协商的‘重要问题’、‘重大问题’,也没有明确界定,极易造成政协与党委、政府理解上的偏差。”会上,不少委员提出,协商民主制度需要在“顶层设计”上进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民盟安徽省委员会提出,把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总体布局。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研究关于人民政协的政策文件与宪法法律的有效衔接,明确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法律地位,进一步研究制定规范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具体制度,对涉及政协履行职能的内容、形式、程序等作出明确界定和细化。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员会则进一步提出,应当把协商民主建设纳入“法治安徽”建设总布局。“建议修订完善《法治安徽建设纲要(2011—2015年)》,把协商民主建设的要求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总目标中作明确规定,并在未来五年《法治安徽建设纲要》中列入主要任务,为推进协商民主在安徽的实践提供坚强保障。”
  拓展协商民主的形式渠道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为扩大协商民主的社会开放度,更多地为社会各界提供制度化、组织化的政治参与途径,提高协商民主成效,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员会认为政协工作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向基层延伸,推广行政村、社区基层组织联系点和市民旁听等形式。鼓励、支持、适度推行“委员工作室”,利用政协相对宽松的地位,使委员和社会成员之间建立起理解、协商和信任,便于委员真实倾听民声,反映民情,从较宏观的角度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民进安徽省委员会建议人民政协更多地运用网络论坛、网络民意、网络调查、网络征询等形式收集好的意见建议,积极推进协商民主向网络延伸。“要创建一个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与网民互动的平台,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向,把握网络民意,丰富协商内容,引导网民进入规范、有序、可控的协商民主政治体系,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贯通网络民主与协商民主通道。”
  增强协商民主实效性
  确保协商有为“说了不白说”
  对于目前在协商民主实践中,因缺乏必要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导致协商成果很难有效应用,意见建议得不到具体落实的现状,与会人员纷纷建言献策。
  “政协协商成果只有被党委政府纳入决策程序、进入执行程序,才能真正体现政协性质、地位和作用。”黄山市政协提出,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亲自督办,加强督导;政协领导要适时问效,组织专题视察调研,研究对策,当好参谋;党政督查部门要跟踪督促检查,确保办理质量,将协商成果办理列入综合目标管理并组织考核,通过目标管理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致公党安徽省委员会建议建立重大决策协商信息公示制度和协商成果的采纳反馈机制。“一方面将协商过程、协商结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推动协商成果的落实和转化;另一方面,协商参与者如对结果有疑问或不满意,可以通过既定的反馈程序提出。对党委或政府有关部门违反协商程序造成重大过失的,要进行必要的追究。只有当协商成果落到实处,协商主体的协商意见才能从‘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真正变成‘说了不白说’。”(记者 宋艺)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
 
 
			
             
			
		